第1249页

他尝试着在下车活动的时候留下暗记,看看会不会有人顺着这些记号找回来。可马车走了一天,到了通州码头的时候,他就已经放弃了继续留记号的法子了。

因为没用!这乾隆……他都不能确定是他孙子了。

盖因眼前这个通州,实在是太陌生。当年的通州作为南北水路的枢纽,其规模何等庞大?只因这一码头,通州已经变成了一座偌大的城池。从通州到京城,官道的宽度大过任何一条道路。

可眼前呢?跟当年皇阿玛派他南下办曹家的案子时候的码头没多大的差别。

因此,他有些恍惚。到底是发展的倒退了,还是别的什么。

可若这是倒退……怎么可能呢?除非大的不可违背的灾害,比如洪水呼啸,一夜之间一个城池瞬间被吞没了。比如战争,战火之下,什么东西都保存不下来。

除了这两种可能之外,还有别的吗?便是败家子败的快,那也不是一个帝王就真的完全能左右天下的。别说天下了,就是皇帝眼皮子底下的朝廷,那也不是皇帝一个人的。那是皇帝连同百官的。所以,这真不是说败就能败的,还得看从这个码头获利的既得利益者,愿不愿意将好好的聚宝盆变成如今这个德行。

到码头上的时候已经天黑了,原以为能住一晚,说不得能多听点什么来。却没想到一晚上都不歇,直接上了船。

船并不是多好的船,但船舱看起来还不错,这倒是有些意外。

在船上安顿好了,隐隐的能听见船老板和码头上的人说话的声音。

一个问:“……这一趟得回了,昨儿船就被客官给包了,专等贵客呢。如今好容易等来了,再不敢耽搁。您要用船,得什么时候呢?要是十天之后……您放心在下一准就赶回来了。”

另一个就道:“那你只管忙你的,我在这边的事多。朝廷要给仁慧太子修陵寝,怎么着也得把路子走通了,货出手了才好回……”

再说什么就听不清楚了。

他得了一个有价值的消息——仁慧太子。

谁是仁慧太子?

不对呀!秘密立储之后,哪里还有什么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