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说了诗社不用叫我,结果邀请信还是来了。”贾里玉看完黛玉的信,笑着说道。
平儿道:“你之前写过几首,他们都说好,估计以后也不会忘了你。”
“关键是没存货了啊……菊花,这个时代还是很纯洁的一个词呢……”贾里玉自言自语,平儿看了他一言,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是显然已经习惯了他这样说话的习惯。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
贾里玉那边突然低声唱了起来。
平儿问道:“这唱的是什么?”
“菊花台。”
“菊花台?这词和调子……以前从没听过这样的……”
平儿幼时在王家长大,后来随王熙凤到了贾府,虽是丫鬟身份,但所见所闻都非比寻常,可谓见得多听得多,如今听贾里玉唱的这几句,大觉新鲜。
贾里玉唱了几段,突然福灵心至,起身进屋,不久之后,拿着一张折叠好的宣纸出来,递给送信人,然后给了二两银子,道:“原路送回去吧。”
那送信人欢天喜地地接过银子和宣纸,立即赶回贾府了。
大观园内,十二题已经全部做完,众人看一首,赞一首,彼此称扬不已,最终还是推黛玉的《辞菊》为魁首。
正品评时,一个丫头从外面跑进来,把贾里玉的回信递给林黛玉,林黛玉赶紧打开看了,看到上面写着两首,一诗一词。
诗名“饮菊”,是一首五律:
南山终未见,犹是采菊人。
明月戏竹篱,清风弄木门。
石台饮晨露,寂寞醉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