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诺曼军队常规的野战炮口径是17ir(85),射程威力并没有比联邦军队的制式野战炮超出多少,对装甲舰及以上级别的大型战舰威胁不大,可是对于运输舰——尤其是停在地面的运输舰而言,只要被几发普通炮弹命中,就有可能瘫痪在战场上,成为敌方炮兵肆意蹂躏的对象。

联邦运输舰匆匆撤离,诺曼人却没有善罢甘休。经过了十来分钟的炮火准备,诺曼军队走出了树林,以他们惯用的方式向联军阵地发起攻击!

捱过了诺曼军队的炮击,魏斯和身边的同伴们站在泥泞积水的堑壕里,默默整理各自的战斗装备。在各路兵马撤回国境防线后,指挥部对原有防区进行了调整,巴斯顿学生团的正面防守宽度缩减了一大半,所余不足4000尺,而以旧威塞克斯防线为基础构筑的国境北防线还掌握在联军手里,他们目前只需要抵挡从南面也即联邦境内攻击防线的诺曼军队,压力尚处于可承受范围内。这一周来,在联邦境内实施空降登陆并击败杜尔姆战斗群的那支诺曼军队,对包括巴斯顿学生团防区在内的国境南防线发动了六次进攻,一度突破守军一线阵地、突入二线阵地,但还是被退无可退的联邦军队逐出防线。

对于那些坠落的战舰残骸,守军既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将它们处理掉,而阵亡者遗骸——前期主要是在战斗中殒命的双方舰员,后期是双方惨烈拼杀的地面部队,则被守军官兵利用战斗间隙草草掩埋之。

“敌军散兵线……距离3000尺……大家沉住气……”

巴斯顿军校三年级生哈特·雷索斯的高亢嗓音,在一线阵地上回荡着,给军校同伴以及战时编入这支特殊部队的预备兵们莫大的精神勉励。

视线中,数以千计的诺曼士兵戴着齐耳的战盔,穿着黄绿相间的野战服,端着以射击精准度著称的诺茨步枪,迈着沉稳而矫健的步伐,以松散的战斗队形向守军阵地涌来。在威塞克斯战场上,诺曼军队以纯熟的空地协同战术把善于防守的威塞克斯军队揍得毫无脾气,并且多次在以少敌多的情况下击败联邦军队,以至于在世人眼中萦绕着精悍无敌的光环,而据受伤被俘的诺曼伤兵供述,眼前这支在联邦战线后方实施空降登陆并大败杜尔姆战斗群的部队,便是诺曼军队精锐中的精锐,有着“魔鬼师”之称的诺曼帝国皇家第1陆战师。在飞行部队昼间无法提供支援的情况下,他们硬是以一师之力扛住了数万联邦军队的围攻,而后不顾疲劳和伤亡,利用夜战反杀对手,实力毋庸置疑。此前一周,巴斯顿学生团连同友邻部队奋勇抵挡“魔鬼师”的进攻,虽有阵地防御之利,而且兵员数量占优,依然付出了颇为惨重的代价。

第002章 狂潮又起

咚咚……咚咚咚……

不等诺曼军队靠近阵地,布置在防线各处火力点的速射炮不甘示弱地嘶吼起来,炮弹所及之处,无不血肉横飞、泥沙四溅。

在巴斯顿学生团的防区,四个残缺不全的战斗营只剩下7门5ir(25)口径速射炮可用。它们名为速射炮,按照地球文明的标准,它们明显属于机关炮的范畴——这些手摇式转管武器由五根枪管组成,使用30发弹匣供弹,其理论射速为300发每分钟,标尺射程10000尺,战斗射速在200发每分钟左右,有效射程6000尺,也即1800米左右。尽管作用原理非常原始,作战效能无法跟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武器相提并论,但在电气化时代到来前,这些连发武器无疑是步兵作战最常见、最可靠的高杀伤力装备。这一周以来,驻守国境防线的联邦军队顽强抵挡住了诺曼军队一波一波的攻击,诺曼人相当一部分伤亡都是拜这些速射炮所“赐”。不过,随着战斗消耗的增加,守军手里尚能使用的速射炮已经减少了一半,而且弹药严重短缺,实战效用受到很大的削弱。

“敌军距离2000尺……所有人……准备射击……”

哈特·雷索斯的声音是如此嘹亮,在这炮火纷飞的战场上依然覆盖了相当大的防区。魏斯从堑壕中探出头,看到诺曼战团的前锋线已经推进到了距离壕沟三四百米的地方。在速射炮的持续打击下,许多诺曼士兵已经倒在了进攻途中,以至于进攻队形前疏后密。若是守军手里有更多的速射炮,或是在阵地前沿部署一定数量的机枪,这样的散兵进攻根本就是送死!

见诺曼士兵进入己方步枪的有效射程,相邻阵地的友军部队急不可耐地开火了。这密集的步枪声一响,排头的诺曼兵顿时倒下了一大片。后面的士兵奋不顾身地继续往前冲,上来一排又倒下一排,锋线每向前推进十尺,至少要付出上百人的代价。照此趋势,诺曼人投入进攻的部队又将在守军阵地前流尽鲜血!

以骁勇著称的诺曼士兵,无视死亡的骇人气息,毅然踏着同伴们的尸体向前推进。要突破守军阵地,他们首先要穿过守军布设的雷场,越过阵地前方的壕沟和铁丝网带,然后将一线堑壕里的守军官兵歼灭或是逐退。经过这些天的大量炮击和反复进攻,阵地外围的雷场已基本不构成威胁了,原本又宽又深的壕沟由于诺曼军队的炮火和爆破出现了多处豁口,现在反而成了诺曼士兵的第二进攻出发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