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页

最好的年景,就是去年一整年加上今年。

淮水两岸,从未有过这样的平稳期。

外部势力就算想要进入干涉,一看李解盘卧在那里,就只得驻足不前,然后绕道。

人力物力财力充沛的情况下,地方生产的恢复,自然也相当的快,现在罗汭的粮食产量是相当可观的,最近的一批粮食,就是拿来还随唐两国出借的粮食。

还了之后,居然还有一点小富余,可以想象这片土地如果有了淮中城的执行力,组织大量民夫修建水利设施的话,产量必然是暴增的。

有良田,有水源,就不愁饿死人。

加上附近丘陵地带多草木,取暖也是不愁,虽然斗尊听闻淮中城木炭用得不多,而是另有燃料,真假他也不去多管,反正这罗汭之地,是可以自己烧炭取暖的。

于是深思熟虑之后,老斗尊找到了商无忌,针对此事,细细相谈。

“丹阳公,君上曾言,但有犹疑、忌讳之处,为防以后误会,不若当时讲明。”

商无忌给斗尊亲自倒了一杯茶之后,正色道,“三关楚军归附,无忌自然欣喜,只是楚汉交战,必有仇怨。于汉军而言,不敢轻信楚军,故而处处提防,随时准备镇杀;于楚军处,亦是如此,不敢轻信汉军,唯恐汉军失信杀俘。”

非常直白地把双方忌讳、提防的地方,都说了出来。

商无忌相当坦荡,这种事情,或许对别人来说,要小心翼翼地斟酌,但是在李解这里,没有那个说法。

见商无忌如此直言,斗尊老脸一红,抬手拱了拱:“三关将士之性命,甚是重大,老朽……惭愧。”

“无妨。”

商无忌面带微笑,拂须看着老斗尊,“丹阳公,公若不信无忌,亦当信得过君上。试问,当世重诺之人,舍君上其谁?”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