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国君在青铜器上的消耗大量减少,用在国家上的青铜器,自然也就增加。
而且州国并不能直接出口到江阴邑,没有太好的船,别看李解能够组织船团通过彭蠡泽。
整个江汉地区,只有楚国还有这个实力来冒险,但也只是冒险,没有好的时节,过彭蠡泽跟踩着小舢板就下海差不多。
所以州国的进出口,也是借用北方的陆地和内河,最多就是顺流直下到南沂邑附近,这里势力比较复杂,南蛮族群林立,但吴国也的确有南方的商队,可以绕过彭蠡泽,或者说在彭蠡泽的南部缓流通行。
东西横穿彭蠡泽南部,就能转道陆路。
然后就能在长江南岸的沿岸地区进行换货贸易,不仅仅是州国,楚国、罗国、群舒、群巢、英氏、荆蛮、南巢、百濮等等大大小小国家地区的民间力量,都在这里集中,形成了群星点点状的贸易带。
规模很小,可能都比不上吴国的一个市镇,但有交流渠道,就是好事。
而且李解和吴国不同,李解的江阴邑,就是需要分工,而自然而然发生的社会分工不同。
江阴邑指导性很强,说要什么就是什么,往往就会形成地区产业。
如今海阳的苎麻,也已经是一种特产,因为靠近雷邑,为了沾光,又称“雷麻”。
州国同样如此,州国为了换来石器、陶器、低价丝绸、麻布成衣,主要就是用各种皮革。
鳄鱼皮、犀牛皮、鹿皮、豹皮、虎皮……
只要是州国在这片地区能搞来的,以往都是存了上贡给楚国,现在就是在换货贸易中出售。
江阴邑囤积的象牙、犀牛角,有三分之一是州国在长江南岸猎杀围捕而来。
以往给楚国上贡,都是卡着点去干,动力基本没有,现在不同,从换货贸易中,州国捞着不少好处。
上贡给楚国,基本就是血亏,属于净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