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页

马面修好之后,原本就是架个弓箭手,现在不一样了,三到五个弩手是必须的,反正箭矢不要钱。

双方工事的修建效率,也大大提高,因为工具便宜而且量大,还相对耐操。

都是铁器工具,坏了再重融重铸就是,这活儿有人包干。

因为打得有点激烈,导致附近晋、宋的边地也受了影响,一些蛮夷部落,直接被清剿得叫爸爸,这种阵地战、堑壕战、消耗战,对人力的需求就是个无底洞。

填多少人进去都不够,但只要能打赢,什么都好说。

实际上很多新掺和进去的士卒,都忘了两边最开始是为了啥而战的。

打着打着,就一个念头,不弄死对方自己一口气不会顺。

战事升级,对武器装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郑国因为背靠周国、晋国,又有一些交情在,从晋国韩氏那里拉来了援助。

这一笔国际援助,让郑国号召了一批烂命一条的戎狄部落。其中也有鄋瞒人,不过卫国那边,同样也有鄋瞒人。

也不知道是谁传了个消息过去,说是千乘邑高氏,准备搞鄋瞒人,这让鄋瞒五部相当的紧张。

可这年头蛮夷想要再捞着点先进武器装备还有粮食,难度系数不小,卫人说只要帮我打仗,好处大大地,长狄鄋瞒五部,一咬牙,就跟着卫人前来作战。

两边很诡异的状况就出现了,炮灰打炮灰,炮灰同出一脉,是自己人。

主力打主力,主力也同出一脉,也是自己人。

这让宋国“劲草”戴举关起门来之后,带着宋国人疯狂嘲讽卫郑两国。

当初还看他宋国的笑话?

现在看看谁才是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