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聊着聊着,有从大荔、邯郸过来的豪门却是纳闷,事情前因后果打听清楚之后,这才神色凝重。
有赵氏子弟更是在家宴中聊了起来。
“中行云?若非同名,当年邯郸街头,有少年捧剑修习剑术,随为赵氏随从,却通文字经典,习《货殖》三卷,颇有经济之才。”
“我邯郸宗前来都邑,便是为招募此人。”
“止《货殖》三卷,不至赵氏如此罢!”
“此人剑术超群,师从虞氏剑圣,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虞氏剑圣乃渭汭游侠之首,赤足麻袍,在野苦修,秦人素欲除其而后快。中行云剑术,便是苦修在野之剑。”
“较之武卒,何如?”
“武卒为卒,中行云,将佐也。”
“……”
赵氏家宴,亲眷家族听了这样的论断,都是无语。
晋国统治阶层,大多都是以“亲亲”为主,血脉联系非常浓郁,世卿世禄就是主流。
但是随着战争的多样化,以及国际上列强的崛起,尤其是吴国这样的神经病恶狗的爆发,倒逼了晋国国内的选材。
尽管“亲亲”不变,但“尚贤”的渠道,终究还是有的,少是少了点,可比以前的世卿世禄,有着极大的区别。
这对国君来说,也是大有裨益,所以晋国中央,是推动“尚贤”的,只不过选拔的过程中,还是以推举为主。
所以往往有什么厉害的人才,各大家族,早就提前投资。
以上卿魏操的魏氏家族为例,魏氏羽这样的普通青年能够被选拔出来,也证明了内部的选材渠道,并没有消失,只是被把控在了高层手中。
一通闲聊之后,赵氏子弟那是相当的郁闷,他们盯上中行云很久了,而且也料定中行云会在新君登基的时候,回都邑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