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从平舆赶赴上蔡的羊舌肱,在半道上就遇到了郑、蔡联军,劝说联军兵贵神速之后,大部队就兵分三路,一路探查新蔡之北的布防以及李解义军的动向;一路是联军主力郑师前军,因为主要是步卒和战车,所以走陆路;第三路则是走汝水,不晕船会水的轻步兵、弓弩手、辎兵,大多就是坐船。
不管是哪一路,都是人多势众,就算被人包围,也不太可能聚歼。
但是现在出了大问题,他们前脚刚走,后脚就到的“客兵”,居然发动突袭,把冈山西南郑师大营的部队直接给吞了?
“君上!若‘客兵’为李解所用……只怕上蔡亦是危急!”
言罢,羊舌肱立刻劝说蔡侯,“君上,当立刻调派车兵,打探上蔡战况。倘若上蔡完全,自是安好。倘使有变,只怕此刻已有上蔡国人出逃!”
羊舌肱也不是自己吓自己,而是他现在对李解永远高估五倍十倍,上不封顶。
一路从新蔡逃出来的时候,羊舌肱是舍了老命在拼的,如果裹挟大部队逃跑,他根本逃不掉,很有可能就会被李解的部队追上咬住,然后全都跑不了。
他果断发动突袭的同时,更是让亲信组织最后的悍勇之辈,进行层层抵抗,节节拖延,这才给了羊舌肱化整为零疯狂逃窜的机会。
最后逃到平舆之后,损失虽然过半,但总体而言,已经是相当不错的结果。
而且金银细软等财帛,还得到了保留,新蔡缺粮,羊舌肱却不缺粮。平舆也好,沈国故地也罢,都是高产区,都有蔡国的国家粮仓,只吃存粮,也够羊舌肱重新组织力量抵抗李解的。
只是一切都想得挺好,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郑国“客兵”的突然反水,毫无征兆,又太过突然,竟然导致郑国的正规军完蛋了。
整整一个大营,那是万把人的规模,此次出征,郑侯是按照一万两千人的规模来配置的,居然被“客兵”给干了!
这种事情,简直匪夷所思。
然而在怎么匪夷所思,既然发生了,就只能认清现实!
“卿以为此事……乃吴国野人所为?!”
“若是不是,自然最好。然则君上……”
羊舌肱一脸为难地看着蔡侯,现在什么事情,都得往最坏的方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