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道理,就一个,有了勾陈这个大妖怪的庇护,他们好歹能混口饭吃。
至于说后来勾结羿阳君姬玄,那根本不是淮夷底层能够左右的,无非是淮夷上层贵族出卖了全族的利益,仅此而已。
而把如此广大的地区,都能实现粮食增产,尽管有多有少,这其中除了吴人强人政治的片面优势之外,还有非常完备的工程制度。
历代吴王为了方便统筹管理国家工程,专门设置了“工正”这个职位,它的地位不好说,高的时候,相当于副尹,也就是太宰的左右手;低的时候,压根没人知道原来还有“工正”这么个官儿。
“工正”是中央大佬,姑苏王畿地区的工程管理一把手,再往下,各县邑都有“工师”,主要配合县师的工作,县师的管理,但也受“工正”的管理。
双重管理之外,“工师”要是在地方上的工作受挫,是可以向部门老大“工正”打小报告的,所以各县“工师”的话语权,其实还不小,地方一把手真要是捞得太过分,惹毛了“工师”,是能把小报告直接打到姑苏大王的案头的。
有鉴于此,“工师”这个官职,在大多数时候,其实都还紧俏。
李解当初成了江阴令,当然不愿意阿猫阿狗过来伸手,所以就问子起讨要了一堆的官职。
都是空白的委任状,需要谁就往上面填名字盖章,反正太宰的印玺是已经盖了的。
作为游历许久的燕国公子,他的随员幕僚们,显然对吴国的行情也多少知道一点。
此刻,看到吴国的“工师”符印,亲随们都不知道该吐槽还是不吐槽。
有心想说这他娘的不是侮辱人吗?
可一想那毕竟是吴国,要知道现在吴国的势头,简直能把燕人羡慕死。
一个东南国家,居然两线开战,而且都很有把握稳住,这不是强,这是逆天!
尤其是燕国武士,感触尤为深刻。
以燕国的国力,要是晋国找了蛮子过来挑衅,他们就没办法一门心思怼附近的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