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页

什么姬姓宗国,滚一边去!

“老子也想扩大再生产,可他娘的设备不够,没办法啊。”

嬴剑的建议很好,第二次逼阳战争拖得越久,李县长的威名就会越牢固,那么远方的小国,就不仅仅是知道大吴猛男这么一个人,而是会琢磨,这个老板有点骚啊,居然给加班工资,要不我拖家带口过去打个短工试试?

“义”这么个普世价值,就算是跟李县长捆绑在了一起,这个时代的“正义”,就是他李某人。

只可惜江阴邑的体制和列国不同,江阴邑的那一套,到别出去,就会水土不服。能够在江阴邑生根发芽,纯粹是李县长的暴力压制,这才让野人文盲们被强制性地拖拽前进。

而后来诸如商无忌、公子巴等等地方精英,他们只能在李县长的暴力统治之下,艰难地适应“李氏制度”,在这个框架下,发挥出他们的才能。

原本商无忌的经济之才,在延陵可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但是在江阴邑,他并没有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只是一个人才,顶多就是一个效率更高一点的人才。

在吴国的旧有体制下,商无忌可以通过他的学识、经验,创造出很多种“新产品”,他绝对是优秀的产品经理。

但是在李解麾下,他不能,因为他的任何一种创造性“新产品”,在李解面前都是过时的,所以商无忌只是优秀的工具人。

当然,此时此刻的商无忌,显然是一只非常快乐的工具人。

嬴剑的想法很美好,江阴邑缺人,那就把人填满。逻辑是对的,但李解不能批量生产更多的鳄人、勇夫以及接受全新改造的大舅哥、下柳……

这是需要时间累积的,不是短期内就能做到的事情。

鳄人、勇夫等等等等,就是江阴邑这台机器的设备,而那些个文盲、奴隶、新国人、新贵族,则是设备运转起来要加工的材料,最终产出的东西,跟吴国晋国这些旧机器并没有区别,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产量。

“妈的……老子管那么多干什么,有牲口就用喽。先吊着一口命,落袋为安呐。”

不多时,李县长就口吐“格老子的”“日尼玛先人”“册那”“戳伐死”“丢雷楼某”等等芬芳,芬芳满园,彩虹飞扬,这才让李县长重重地拍了一下栏杆,“干!人多力量大,人多就是好事。老子怕个毛!”

反正老妖怪也不行了,公子巳这条小蛇儿还能咬他不成?多了人没地方怎么办?找姑苏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