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就是往六国或者徐国跑。
毕竟“诸舒”大多跟徐国有关,算是嬴姓偃氏,也有徐氏的,还有舒氏的。
赢、偃同音,实际上诸舒“偃氏”,本质就是“嬴氏”。嬴姓偃氏的存在,只是一种战乱跑路的偏差,实际就是姓氏归一的“嬴姓”。
“剑,少时锐气,如今尽失?”
公子巴看着前方的丘北女营,营寨周围插着的柳条,活了一大半,如今居然形成了一道不算高的“篱笆墙”。
因为是柳条成营,所以阴乡这里,几个月以来,也称呼丘北营寨为“柳营”。
“巴啊,如果你被二十张羊皮买走过,你就会知道想要保持锐气,是何等的艰难啊。”
公子巴想了想,抬手指了指白沙村村口的一棵树,“吾初见首李时,便是绑缚于大树之下。彼时仓皇布衣,今时为首李之佐助!”
“是,敬受教。”
剑抬手行礼,很是诚恳地低下头。锐气失了,再捡起来就是。
“剑愿为阴乡效命?”
“愿。”
公子巴满意地点点头,然后道:“那就先学阴乡之文字吧,丘南营寨,每日都要教授文字,剑可前往旁听。”
“是。”
“诸舒”的文字有点奇葩,用一点吴国的,也用一点楚国的,总之很明显就是吴楚两国的缓冲区过渡区。
不过不管怎么变化,大体上字形还是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