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

但是现在,情况大大的不同,“百沙”统一了,至少在形式上是已经完成了统一。他们的共主,就是原先的白沙村村长,现在的阴乡乡帅李解。

这就有了一个稳定的基础,整个“百沙”的总人口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哪怕不去销售什么东西,从“百沙”采购水产、盐、桑叶、木材等等日常物资,走量也是有得赚。

李解的“重信轻财”之名,则是更加坚定了商贾们的信心,因为一个地方的统治风格,这年头是跟着领导人走的。

上有所好,下必从焉。

李解重信,那么“百沙”将来就会重信,这是时代的规律。

那么,对路过的商人们而言,“百沙”就是一个人口数量丰富,地区环境稳定,统治者强悍卓越的“潜力”市场。

更何况,“百沙”并非没有独门物产。比如说鱼干,“百沙”就能对外出售鳝鱼干、鳅干、熏鱼、烤鱼干等等,和云亭、芙蓉甚至是延陵这种大城市比起来,都是产量数倍。

这个时代的食品保存不易,像“百沙”出产的各种水产鱼干,对于商队而言,都是相当不错的土特产,从吴国贩卖到中原诸国,都是有利可图的。

再比如竹制品,“百沙”能够稳定地对外供应相当数量的竹篮、竹篓、竹凳,这是姑苏城任何一个商家都不能做到的事情。

只有极少数的封君大贵族,才能通过祖传的人口技术积累,才能和“百沙”的产量相提并论。

其中缘由,“百沙”之外人的想要了解,但始终不得其解。

所以哪怕是想要搞明白其中的原理,云亭、芙蓉等地的商人或者地头蛇,都会愿意在阴乡建立市掾。

正式的市掾,是会派遣市令的,当然因为阴乡属于“怀柔”政策的产物,很有可能市令就是个偶像,主要还是交给阴乡自己来处理。但对阴乡之外的人来说,这就是可以长期稳定地在阴乡市掾进行考察。

对外界商人和李解来说,这是双赢的事情,合则两利,没有不高兴的理由。

不过好消息是萌萌哒的嫱告诉他的,自然是要给嫱来一点福利。

“咱爸还在给芙蓉‘乡老’做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