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对韩琦的做法更是不满到了极点。
王曾在堂上咆哮道:“包拯杀人,杀的有理有据。那些人背后背着人命官司,桩桩件件都有证据,他们该死。
韩琦呢?
诱人犯罪,草菅人命。”
寇季平静的道:“可地方上递上来的奏折,韩琦被夸赞成了万家生佛,包拯被描绘成了人黑心黑的恶鬼。
难道是地方上的人眼瞎吗?”
王曾愤恨的道:“那是因为韩琦查抄的一部分浮财,分润给了地方,收买了人心。包拯将查抄的钱财一文不剩的交给了朝廷。
你只看到地方上将韩琦夸赞成了万家生佛,难道看不到朝中文武破口大骂韩琦吗?”
王曾说的没错,朝廷和民间对韩琦和包拯的评价完全是两个极端。
韩琦在民间好评如潮,在朝中却被喷成了臭狗屎。
包拯在民间其实也有好评,但大多都是百姓,民间那些官员基本上都在上书弹劾包拯。
朝中也有不少跟江宁府有利益牵扯的官员弹劾包拯,但是王曾、陈尧佐等一众重臣,都觉得包拯做事合规矩,是个不错的干吏。
有朝中重臣牵头,他们的门生故旧自然景从,一些墙头草也跟着夸赞包拯。
所以包拯在朝堂上也算是好评如潮。
“收买人心?”
寇季失笑道:“王相这话有些夸大吧。韩琦不过是将一些不好上缴国库的浮财,分润到了河东各地的蒙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