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以后,其他人也相继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最后才轮到了寇季。
赵祯在曹、吕二人争吵过后,挨个点名询问,留下了寇季压轴,也有他的深意。
寇季一旦开口,那就不是一两条建议,更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
更重要的是,寇季一旦开口,其他人几乎就没有发表见解的必要了。
因为寇季手里握着他们君臣二人,以及枢密院大小官员,研究了近一个多月的研究成果。
在轮到了寇季发言的时候,赵祯并没有开口点名。
而是看向了寇季。
其他人也纷纷看向了寇季。
寇季在所有人注视下,笑着道:“我的话可能有点多,诸位若是想记的话,可以记一下。”
吕夷简等人闻言,不以为然。
大宋朝不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所以在议论政事的时候,没有人做会议记录。
朝堂上倒是有专门的会议记录官。
不过人家主要记录的是赵祯平日里的一言一行,对于朝堂上发生的政务,不会用太多笔墨。
比如今天的兵制革新的讨论大会,在记录官的起居注上,很有可能就是简单的几句话。
某年某月某日,帝于北宸宫宴请朝臣简、曾、季、玮等八人,帝言兵制有缺,八人皆附之,帝随议之……
如此会议记录,那是会议记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