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场水灾结束后,正好是他三年知府任满之时,从南京传来的消息,他已经仕途无望,他之前所走关系的那批人,眼下都跟他划清了关系,明显是怕水灾之事牵累到自己头上。
高明城在朝中并没有太多势力,所能仰仗的只有参加科举时的座师以及几位仕途顺利的同窗,这些人目前大多在南京六部任职。听到噩耗后,高明城只能自认倒霉,准备收拾铺盖卷回乡,以之前为官二十余年所得赃款,好好过完余生。
但或者是因为水灾之后,信息传递得不太通畅,汀州新任知府的任免状迟迟未到,连新任汀州知府是谁尚且不知,更别说新官到任了。
大灾之后,只要朝廷没有新的知府到任,高明城就得在自己任上,当好他的父母官。
本来高明城还想通过补库捞一笔,现在正好水灾帮忙,库房全淹了,灾后还需赈济,地方没跟朝廷要钱粮都是好的。
高明城心也累了,对他最后的任期已经不太上心,就等着灾后致仕回乡过安稳日子。
八月初九,水灾结束不到一个月,突然从京师天降一道“圣旨”。高明城为弘治皇帝亲自任命,从汀州知府任上,迁为河南巡抚,从正四品擢升为从二品。
朕所治下,政治清明人人歌颂,唯独黄河不给朕面子,年年发大水,年年让朕头疼。
你不是会治水吗?你就用你的才能,去给朕治理黄河去!
第二三七章 买田买屋
高明城调任河南巡抚,对汀州府来说是件轰动的大事,刚刚忙完救灾事务的惠娘等人,又得组织商会同仁去为高明城恭贺,为其践行。
这几年黄河年年发大水,成为影响朝廷统治的最大隐患。高明城只沉浸在升官的惊喜中,根本没意识到这个职位多么棘手。趁着九月就要北上河南,高明城临走前收了不少孝敬。
惠娘虽然心有不甘,但能把水患治理好,百姓过上太平日子,就是她渴望之事,给高明城送礼的银子,也没觉得多心疼。
商会这次水灾中出钱出力,为地方百姓拥戴,就连之前一直犹豫不决未加入商会的商铺,在水灾后也都积极加入进来。由于商会拥有良好的口碑,连带前往周边府县发展时,也得到各地地方官府欢迎。
之前商会所在地的父母官,宁化知县韩协因为治理瘟疫有方,调任南京,现在高明城又因治水有方直接从知府迁巡抚。他二人不懂感恩,但周边府县的地方官却有明眼人,商会这么厉害,我还不赶紧引到自家地面来?既有人孝敬,还能创造政绩,以后指不定也能跟韩协和高明城一样官运亨通。
“……汀州府周边府县,大致已经打点好,只等咱把商会分馆和银号分号开过去。我准备从汀州府城这边调人手过去主持,统筹事务,其实我亲自去最好,但……毕竟不太方便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