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页

第一,军队先往北赶,不过也会派出斥候,尽快赶往辽东摸情况。

第二,派人回倭国向将军大人报信,禀告朝鲜这边的最新动静。如果战事继续的话,最好随后尽快再派出军队,还有民夫来占据朝鲜各地。毕竟就十万人马,散布在朝鲜的话,那这人数也太少了!更不用说,这作为先锋的十万人马,还要赶去辽东。

第三,通知水师那边,要求水师那边先运粮食去平壤,至于汉城这边,等后续船队到了,再运来不迟。

随着他做出的决定,汉城这边的倭军,便立刻动了起来。

大批的倭人伺候,骑着他们的矮脚马,犹如火烧屁股一般,急速赶往北方,先一步去侦知辽东消息;而倭人大军,也在第二天,分批开始北进。声势之浩大,吓得残余的朝鲜人,躲进深山压根就不敢露面。

可惜英俄尔岱早早地离开了,因此倭军的这个动静,崇祯皇帝因为没有窃听种子,并不知道。不过,并不是说没有窃听种子,就不会打仗了。

对于打仗这事,崇祯皇帝最深有体会的一点,就是打仗,其实打得是钱粮。钱这个事情,且不说,粮这个,就真是太重要了。而倭军登陆朝鲜,他们的粮草辎重,至少今年内,绝对是要从倭国运来。

如此一来,事情就简单了。

第577章 运筹帷幄

鸭绿江入海口这边,海面上,遮天蔽日的,都是大明的战船。水师旗舰上,郑芝龙正站在甲板上,看着随军而来的运输船中,大部分船只开进鸭绿江,运粮前往镇江堡那边。

此时的他,虽然早已秘密准备,就为这明倭之战一直在做准备。但是,他的心中,其实还是有不少隐忧的。

倒不是说他怕倭国水师厉害,而是大明水师之前退缩旅顺这边,皮岛那边,基本上也都已经撤离。如此一来,他率领的登莱水师要去和倭国水师决战的话,别的地方不知道,但釜山附近海上,定然是会有一战的。

如此一来,其实就有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登莱水师要走非常远的海路,长途奔袭而去,就算沿途能找岛屿停靠休整下,可如此一来,对于登莱水师也还是不利的。

如果按照他的想法,最好是一步一步,稳扎稳打,这样才最是稳妥。不但饮食上能保证将士们的身体素质,更能保证战船处于最佳状态。

但是,郑芝龙从崇祯皇帝那边得知,皇上是要把侵入朝鲜的倭军都留在朝鲜,以减轻到时候征讨倭国的难度。如此一来,他要是一步步稳扎稳打的话,倭国那边又不傻,形势不妙之下,定然会早早地溜走。

因此,皇上的战略目标决定了,郑芝龙的水师必须要在陆地上战局明朗之前,就要牢牢控制朝鲜海峡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