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果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明照样还是民不聊生的一年。
蒲州府大饥,草木皆被吃光,官府于城门外掘坑以埋饿死者,埋且满,饥甚无食的人争到坑内割食其肉,至有父子夫妇相食者。
山东沂州蝗灾,蝗遍野盈尺,百树无叶,赤地千里,斗麦二千。民掘草根剥树皮,父子相食,骸骨纵横,婴儿捐弃满道,人多自竖草标求售,辗转沟壑者无算。1641年春疫疠继起,死亡过半。
……
这种种灾情,在这个位面上,却已经减缓了好多。
比如饥荒,北方这边,因为海路漕运的开通,特别是山东,受惠就很大。南洋那边的粮食,通过郑家的船队,源源不断地北运,同样是要在山东或者天津卫登陆,因此,虽然还是有饥荒发生,可却不是那种大规模饥荒了。与之对应的,大规模百姓死亡所引发的疫情也就减缓了好多,大疫情也就变成了小疫情。
至于山东的蝗灾?那才刚起来就被闻讯赶来的富户,用大价钱收购了!皇上都说这个好吃,还能有假!
吴又可一路北上京师的所见所闻,让他带着渴望,终于见到了崇祯皇帝本人。
第352章 什么都懂
崇祯十三年十二月初三,紫禁城内文华殿,吴又可觐见。
看着他在行礼,崇祯皇帝心中想着,比后世电视上的那个要帅多了,不过也黑了点,瘦了一点。
“免礼平身!”崇祯皇帝一边打量着,一边微笑着说道,“可知朕找你前来,是为何事?”
吴又可听了,便连忙躬身行礼道:“回陛下,草民不知!”
他确实不知道,心中一直在纳闷,天下医师那么多,皇宫内的御医更是有不少,皇上为什么在一年前就特意下旨找自己呢?
此时,吴又可听到皇帝主动问起,便立刻竖起了耳朵。
就见崇祯皇帝看着他,微笑着说道:“你对大明各地的瘟疫如何看个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