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9页

他话音方落,薛向接过传递而来的话筒再度开口了,“好,就听丁校长的,我就谈几句,就着当前的经济状况,谈上几句。”

哐当,彭春悬在半空的心,终于还是掉了下来,摔了个粉碎。

场间不知多少人暗抽冷气!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在这么高个场合中,谈论经济范围内的话题,本就是需要绝大勇气的。

这位爷倒好,张开就要把天吞了,竟敢妄言谈论当前的经济状况。

丁世群也唬了一跳,引薛向进这个话题,是他本意,可他没想到薛向竟是黄龙一般的胆子,张口就要戳破天。

霎时,他想拦住薛向选这个话题,却又想不到什么理由,正犹豫间,薛老三已然开口了,“成绩我就不说了,歌功颂德在宣传上有着积极意义,但在座的都是党内精英,自己同志,也就不用我引用报纸上的数据和内容,来浪费大家的时间,我就说说我个人以为的问题吧……”

这些年,薛向确实没怎么在报上些文章,但因着距离高层较近,他对国家发展的脉搏,较之同层级的干部把握得更为精准,很多问题也见得更为准确。

此刻,他集中论述的便是特区问题,和国企经营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也是时下影响共和国经济运行的最关键的两个问题。

如今,沿海特区已经发展到了十几个,中央给的政策,支持极多,兼之特区的确皆是地理位置绝佳,发展十分迅速。

但这高速发展背后,暴露的问题绝不算上,尤其是干部纪律,和舆论风气,特区都出现了重大滑坡,这点,在全力宣传特区的今天,是绝难见诸报端的,在场的厅干们都少有耳闻。

当然,薛向绝非只点出问题,凡他点出的问题,或多或少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皆是深思熟虑,善而可行之策。

国企经营上,薛向没多说什么,因为能说的,他都借助冯京,安在海,许子干的嘴巴,阐述了出来,他今次的落点定在上层对国企的几项新政上。

原来,国企经营日难,上层倍感吃力,新近对地方推行了一条财政包干制度,即中央按相应比率,收取财税,地方得剩下的,并担负国企运营的全部负担。

对国企,上层也采取了拨改贷的策略,亦由原来的财政拨款改为贷款,此前,国企是个老大难,多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混不下去了,就找上面救济,要拨款,有句顺口溜说得好,坐着吃,睡着想,混不下去就找党。

上层为激活国企的活力,掐断了财政拨款,准许国企找地方银行贷款,用贷出的款项改进企业经营也好,开拓进的业务也好,便是搞副业也是可以的,只一条不准再找组织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