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刘汝国不一样,他手上没有任何大明官方准他募兵的公文,他的部队也没有军饷这一说,打仗几乎是走到哪就把贵族、商贾抢一通,卷起百姓继续走,直至如今才在安民镇定下来。
何况最要紧的是不论他曾与艾兰王朱晓恩联手对敌、还是如今应明一个命令把他调到伦敦府北方拒敌,刘汝国都从未对官府说过,给我一个编制。
来到这的北洋旗军,实在是不愿以此刺激刘汝国——按照传统观念来说,刘汝国的人往好听了说是义军,往难听了说就是一支流贼。
不是大明正规军不要他,而是他从未表达过有加入大明正规军的想法。
谁敢把炮卖给他?
第三百零九章 奉天
刘汝国确实没有加入正规军的想法,也从来不认为自己会加入正规军。
他统帅的这支人马,这支顺天安民义军,也没有丝毫成为正规军的意愿。
这如果是在大明,那毫无疑问这属于造反。
不过这发生在海外,所有人对此的界定都很模糊,就连刘汝国自己也不知道顺天安民义军究竟算什么。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反大明的,或者说反东洋军府的,没有。
因为刘汝国不是个受过现代教育的人。
这里的‘现代教育’指的是隆庆、万历十余年间的私塾、乡学、社学、讲文院、讲武堂以及北洋学堂,总之是这个时代大明所有的正规教育。
刘汝国不在其中,他是嘉靖年受的教育。
如今就算是私塾的教书先生,也会谈起海外,哪怕这私塾先生不是很懂,但教材都发下去了。
所有受教育的正规渠道,只要教师照本宣科,学生都能明白一个常识——这个世界有很多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