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都。
安国公府。
门可罗雀,破败不堪,凄惨的气氛,毫无遮掩地弥漫着。
老太太呕血身亡,大夫人则是上吊自杀,其余的……一些美眷皆已被带走,去往舞乐司接受调教,再后则会迎客,官员花费银两则可亵玩。
此时……
国公书斋。
一个身形魁梧,却满脸悲愤的中年男子坐在一张书桌前,手握着书桌上一封信,轻诵着信上的内容。
“今后年年风云事,家祭无忘告乃翁……”
念罢,他将信放下,闭目,悲恸道:“父亲,也去了。”
这是唐安的大儿子——唐恨。
他曾经是南地叱咤风云守着国门的大将军,如今却被废了武功而将发配边疆。
“恨”这个字,本不该出现在一个国公的长子名字里,可安国公平生有三大恨。
第一恨,恨不能横刀立马,为护疆土,镇守国门。
第二恨,恨不见国泰民安,广厦万千,以供寒士。
第三恨,恨不见天下大同,再无战争,人人为公。
然而,安国公是个文人,自然无法横刀立马,虽无法,却心向往。所以,他为儿子起了个“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