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啊呀,我那爷

可不是谁都有孙武、吴起那样的文采的,就算是到了北宋,领兵作战的武夫大字只能识得一箩筐或是还不满一箩筐的事儿,也比比皆是。这些人传给后人子弟的经验之谈,就没甚文采了。但里头的每一句话却又都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杨志家族中最最宝贵的就是三卷记述了祖宗‘经验之谈’的书卷,这是真正的传家宝。与它相比,所谓的祖传宝刀也不过是个死物罢了。那才是杨家最有价值的东西,也是杨家未来能够咸鱼翻身的依仗。

这个时候杨志当然不会去强攻梁山驿,也更不会向东去汶水边寻找主力。反正党世雄有五千兵在手,内中还有两千禁军精锐,就是败上一场,也只是小挫罢了,顶多退回郓城县去重整旗鼓么。现如今,他部最最应该做的就是寻一块好地界,安营扎寨,屯兵固守。

如此既能给出击的梁山人马以牵制,还能叫他们一干人在党世雄面前不落话柄。

杨志此言一出,武松第一个赞同,朱仝与东阿县都头也尽做依附。

上千土勇汇合一处,连带着三二百民壮,转头离开了梁山驿,在不远处寻到了一处土岗,便就此驻扎了下来。

就在他们安营扎寨的时候,陆谦带领着大部队已经在向着梁山驿折返回来。半道上还遇到一处稀罕事,前头船队看到几个农民在岸边招手,就派去一条小船去打探。结果小船带回来了三个筋疲力尽的俘虏。其中有一个还是禁军士卒!

这三人好不容易逃脱生天,就可着劲的往远处逃,结果没几里地,就累得不行了。到路旁村落里敲开一户人家柴门,索要冷水,还有吃食。那户人家却是得过梁山好处的。他们村名叫大李庄,村中大户当初参与了梁山驿算计梁山人马那一战。事后人被梁山清算,村庄里的贫民佃户人人都分润了好处,特别是这户人家。他家五年前向那李大户人家借了两贯钱,就此是再也偿还不净。一户本还能有温饱的人家,眼看着就要典当仅有的田地。而就是这时候,梁山放的一把火,叫这户人家就此脱掉了铁镣枷锁。那汉子心里不知道有多感激梁山!

民心的积攒,人心的依附,就是如此。不需要每每都如唐伍那般报的家仇血恨,只是如这汉子一样,就足可以赚到无尽的感激了。

三言两语从一土勇口中问出了因由,晓得官军大败,汉子便不再害怕,与两个儿子还有婆娘一起发作,拿起棍棒将那三人尽数的打翻,捆绑起来送到汶水边,果然是等到了梁山泊的船只。

这消息传到陆谦的耳中,叫他甚是高兴。特意遣人送了两石米一贯钱与那户人家,以作感谢。是的,感谢,不是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