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难念的经

道门当世 葫芦不是瓢 1663 字 2022-10-23

刚进灶房,都厨便晃身而出:“赵四,那按察使之子如何?”

赵四谦恭一揖到底:“都主,此人虽年幼,却心思剔透,只怕不是个好糊弄的主。”

“哦?怎么讲?”

“小的与之攀谈,其人谈吐不俗,的确是大家公子哥做派,却又谦和有礼,极擅奉承。小的禁不住夸,一时间飘飘然,结果只顾着自吹自擂,反倒让那小童子给摸了底。”

一番话说完,赵四越说脑袋越底,只觉得臊得慌。原以为此去不过探囊取物,哪里想到终日打雁,叫雁给啄了眼?那小童子不过十一二岁年纪,怎地心思如此之多?

都厨略略皱眉出神,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过了须臾,赵四低声问道:“小的愧对都主……不然晚间小的再去探一探?”

都厨摇头:“算了,既然那童子心思剔透,那便不能让其察觉。我换旁人去试探吧。”

“小的惭愧。”

………………………………

却说薛鍔在房中宅了一下午,晚间送饭的还是赵四。只是这回赵四行色匆匆,放下食盒便推说还有要务,旋即匆匆离去。

薛鍔心中纳闷,只觉得赵四神色不自然,看向自己的目光颇为幽怨,却思虑半晌也闹不清楚这货是什么心思。

他这一晚独自安歇,自然是一夜无事。待到第二日,还未及天明,因着睡得早,晨鼓一响薛鍔便醒了。

未及起身,刘振英便来造访。

“师弟可曾醒了?”

“师兄稍待!”

薛鍔爬起来快速穿戴整齐,赶忙下地点了油灯,随即开了门。

“师兄怎地来的如此早?莫非是来传经?”

刘振英温和笑着纠正:“是给师弟来讲经,不是传经。”

一字之差,千差万别。讲是讲,传是传。传经除了讲述经文,还得解释其中要害。传经那是经主的职责,刘振英入山不过数载,自然没这个资格。

刘振英手中拿着一卷经文,二人进到内室,落座之后便开始讲经。这经文不长,乃是玄天宝诰。

也不知是托了原主的福还是怎地,薛鍔如今耳聪目明,刘振英不过读了三遍,薛鍔便能倒背如流。

惹得刘振英赞叹道:“无怪陈师伯说师弟有天人之姿,诵读三遍便能倒背如流,师弟果然天资过人。”顿了顿,又道:“师弟既已能背诵,那我便教你澄清韵。”

刘振英开始教薛鍔唱《玄天宝诰》,刘振英唱一句,停下等薛鍔复唱一句。

薛鍔第一句出口,刘振英就开始微微蹙眉,待三句一过,这位温和的刘师兄已然捏着眉心头大如斗。

“师弟还真是……语出惊人啊,只怕师弟日后是不通音律了。”

薛鍔同样惊愕,好家伙,他穿越前可是公司年会最佳歌手,怎地穿越一场就成了五音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