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兰道:“先生,叔叔希望我们去,说为国家出一份力。”
秦笛又道:“可以去,但我对你们有三个要求:一,只教拳,不加入青白党;二,只杀鬼子,不准杀中国人!三,30岁以前退出,从此归隐江湖!你们好好考虑一下,能做到就去,做不到就别去了!”
姐妹俩彼此对视一眼,道:“先生,我们回去跟叔叔说一声,然后答复您。”
秦笛点点头:“去吧。”
两姊妹只是记名弟子,不能对她们要求太严。
秦笛提出这些要求,也是为她们好,否则介入青白党太深,万一解放后逃不出法网,他心里也不好受。
第172章 纺织业的困境
随后,秦笛将明州家纺的总经理叫过来。
这位总经理名叫“李安青”,脸型清瘦,头戴鸭舌帽,身穿一件皮夹克。
他曾经留学美国,归国后做过“大生纺织厂”的经理,年纪并不大,刚过四十岁。
秦笛笑道:“李先生,我请你过来,是想问你一件事:有没有可能,在国内生产羊绒、法兰绒、粗花呢和亚麻布等西服面料?”
李安青摇头:“难,太难了!这些东西都需要特殊工艺,要采购新机械,耗费不少的资金,还不一定得到合格的产品。”
秦笛道:“我有充足的资金,采购新机械不是问题。”
李安青依旧摇头:“不可!秦先生,现在不是上新机械的时候!您如果有时间,请听我一些话,我给你讲讲,目前纺织业的困境!”
“好,你说,我听着!”
“秦先生,您可能不晓得,近年来,纺织生意不好做,是因为受到日本的蓄意挤压……根据我掌握的信息,目前整个魔都,有六十家纺织厂,日本人占了半壁江山!有织布机三万台,华厂8700台,而日厂却有17000台……纱锭266万枚,日本人控制了50,抛去英美和俄国商人,华人只占30……我觉得,生产羊绒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保住棉纺织业,这才是国家安危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