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2月,中芯国际芯片产能首次超过4万片月,成为全球芯片代工前三甲,规模直逼昔日竞争对手台积电,这是国产芯片企业崛起。”——计算机科学周刊。
在被台积电整体收购后,中芯总裁李扬天带着大量员工投奔大陆,依靠着合作伙伴强大的政治支援和内地市场,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迅速打开局面,几年来累计销售达20亿元,威胁到全球芯片代工老大台积电的地位,引起这些相关企业的警觉。
赵永平看到这条消息后,只露出一丝冷笑,将林繁男从台积电方面获取到的证据和资料封存在档案袋中,这是一份台积电持有的芯片专利目录,以及李扬天非法使用过的那些未授权技术说明,足以证明李扬天的侵权行为。
……
“在与黄海微电子公司,上沪交大微电子研究所等多家实力强大科研机构的合作后,中芯国际再度传出喜报,该公司018微米逻辑工艺生产线于2月15日建设成功,成功跻身于世界一流芯片企业!”——上沪证券财金报。
总投资800万美元就可以建设出018微米生产线,这让投资5亿美元才弄出来该项目的台积电情何以堪,其中的内情明眼人一看便知。
在忍无可忍之下,台积电只能向美国方面求助,向美国加州法院,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等机构提出诉讼,控告中芯国际及相关公司侵犯专利权,窃取商业机密,不正当竞争以及干扰经营关系,要求赔偿金额高达10亿美元。
方近东看着中芯国际018微米芯片生产线的参数报告,不屑地嗤笑着,再看看自家芯片中心0162微米的生产技术,轻蔑地将这份参数报告随手一扔:“自以为是!就这点水平还想和我们斗?”
顺便再将美国多家地方法院受理台积电申诉案的影印副本封存在档案袋中,这是对中芯国际等企业致命的一击。
……
“3月18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上沪集成电路测试中心传出喜讯,龙芯1号完成测试报告,成功申请到6项专利和布图设计保护,龙芯1号项目研发成功!”——黄海微电子公司发布公告,为他们的上市计划最后造势。
杨战接过一个陌生男人送来的纸袋,此人从证监会出来,里面装有黄海微电子公司上市申请文件副本。
看着这些材料,杨战只觉得一阵荒唐而好笑,上沪证券公司也是这个利益团队摇旗呐喊的推手,真正的更是都发生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以他这个操盘手看来,整个过程破绽太多,真要较真起来,证据数不胜数。
比如说布图设计保护专利,只要有钱,任何人都可以申请下来,这点事情还被拿出来锣鼓喧闹地宣传,只能哄哄外行罢了,让内行人看了只会贻笑大方。
所有的这类信息都被人分类收集,整理,密封后送到赵永平的手里,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再送到朱曙光派来接应的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