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铁林摇着头,为难地说道:“前年央视成立《焦点访谈》,目的是实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虽然有舆论监督,伸张正义的功能,也接受观众通过各种方式提供的意见和新闻线索,但是这件事涉及到的内容太敏感,而且是影响极其恶劣的负面新闻,绝对不可能播出的。”
众人沉默,这就是大环境,这就是现实。
其实杨云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他故意这么提要求,只是为了高高叫价,再任由对方讨价还价而已。
他很清楚,在真实历史上,龙芯项目造假案被披露出来后,相关责任人竟然一个都没有被处理,涉事高校和科研机构连公开回应都不屑于做,肥了私人的腰包,欺骗了国家的钱财,事情却这样不了了之,这让知道一些内情的普通老百姓们感到心寒的同时,也颇为无奈。
既然重生,杨云改不了大环境,那就改变小细节,所以他一直盯着这件事,准备从源头斩断这只黑手,让这部分人的阴谋失败,再衬托自己成功的重要性。
顺便让自己这边的利益团体获得正面向上的积极能量,经济的,政治的,名望的,他们都可以通过打击腐败和罪行而获得,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小杨,不是我不愿意帮你,而是事情太过重大,涉及面太广,操作起来难度太大!”曹铁林最终还是没有答应这件事,他做了一辈子的宣传工作,在新闻和广电系统里摸爬滚打,当然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既然难度太大,我也就不强求了,其实也并非一定要用《焦点访谈》来报道这件事,我只需要一个权威的监督团队过来帮我,起到威慑震撼敌人的作用就可以了。”杨云退而其次,主动降低要求。
曹铁林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问道:“老朱知道这件事吗?”
杨云微笑起来:“我不知道他知不知道。”
朱曙光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杨云这话说的太隐晦,曹铁林若有所思,猜到了点什么:“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你千万不要冲动,小心引火上身,等我详细调查这件事后再做决定。”
林繁男也劝着:“小杨,中国有句老话,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你在海外做资产并购,与日美同行企业竞争,只要是正当合法的手段,一般情况下都没有问题。可你的大本营在中国内地,这么做会不会太强势了?算了,有些话不用我多说你也知道,你一定要小心谨慎。”
林志宏拉着杨云,问道:“云哥,他们造假是他们的事情,但是假的永远不可能变成真的,只要我们的芯片研发出来,市场就会替我们检验这一切,将这些人的丑恶嘴脸暴露于天下。所以我们何必现在与这些人起争执呢?”
林繁男笑起来,很是欣慰:“志宏这句话才像个稳重的大人。”
曹铁林也对女婿的表现展怀,叹道:“志宏说的不无道理。”
这些道理杨云都懂,这三人的态度可以说是代表着典型的中国人心态,对任何事情的判断都必须符合切身利益,讲究的是稳扎稳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