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

方坊问道:“你要认识什么人?女同学可不行啊!我们自己都不够!”

杨云咧嘴笑了:“放心,我不挖你们的墙角。帮我找找科幻协会的高手,最好是发表过著名科幻小说的,想象力要极其丰富的。”

“科幻协会啊……”方坊犯难了。

五六年前,在1983至1984年间,社会上出现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清污”。

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当时全国物质贫乏,人民连饭都吃不饱,却有一帮人嘴里不断念叨着“中微子”“星际旅行”“生物工程”“星球大战”,太前卫的科幻文学与残酷现实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导致科幻在行政上被贴上了“精神污染”的标签,被定性为“超过谈论科学,在政治上表现出不好的倾向”。

这种大帽子扣下来,一时间,全国没有任何出版机构敢发表科幻文学,那些擦边的相关报刊杂志纷纷停刊整顿,风声鹤唳,噤若寒蝉,导致科幻几乎被活生生地掐死。

虽然后来由国家领导人出面干预了此事,但中国的科幻界是元气大伤,作家们人人自危,连话都不敢公开说,生怕再一次出现八年前的那场斗争,被挂上黑板批斗,被推到街上示众,重蹈那一段不堪回首的覆辙。

五六年前的事不算远,方坊那时候在读高中,他当然知道这些事情,但是几个月前,他们在京城的大学生们,刚刚经历了那件可怕的事情,清华大学的诸多社团纷纷被警告和整顿,而五年前刚被蛇咬过的科幻协会更是吓得立即解散,谁都不敢说自己喜欢科幻。

小声地解释后,杨云也犯难了。

国家不稳定,人民穷苦,连饭都吃不饱,精神追求必须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杨云也不能过多指望。

要是实在是找不到人的话,只能他自己亲自上阵了,他是喜欢玩游戏的宅男,也是网络小说的脑残粉,表哥的龙骑战机,骷髅精灵的机甲,古剑峰的星际,他都看过好多遍,随便凑点字数,折腾出来沙罗曼蛇的背景小说,应该不是什么太大困难吧。

正要放弃此事,一直没怎么吭声的李庆开口说话了:“杨哥,清华估计是难找了,但我知道有一个人写科幻很厉害,他不是大学生。”

杨云都准备自己亲自上阵了呢,咬着苹果随口问道:“是谁啊?”

李庆说道:“他是我们水利水电系统的工程师,很厉害,大学毕业才刚刚四年时间,就在我们水利水电系统中出名了,我就看过他署名的一篇高质量论文呢!他是从华北水利水电毕业的,据说现在是在西山省一个水电厂当计算机工程师,叫刘慈星!”

“啊?”杨云愣住了,他没想到李庆介绍的人竟然是刘慈星,竟然是中国的科幻三巨头之一的刘慈星!

他的《三体》三部曲,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成名作《鲸歌》和《带上她的眼睛》,更是被惊为天人,一经发表,就被中国科幻银河奖颁发了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