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页

为了整理盐税,因为他了解盐税,了解盐商,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

“50万引……”

看着郑侠如,朱明忠反问道。

“这五十万引,可以解出多少盐税?”

“回经略,约150万两上下……”

郑侠如的语气显得有些紧张,虽说按税银上来说,现在扬盐的盐课已经高于过去,但是距离经略的要求,总还有那么一些差距,而作为盐运使的他考核自然是以盐课为基本的要求。

“盐课为军国急需,销引为疏盐要务,所以下官已经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考成法,以督促官史勒催盐课,只待经略同意后,即可于扬州通行……”

不露声色的听着郑侠如的讲解着他制定的考成法时,朱明忠的心底多少有些失望,毕竟,他的这些建议,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增加盐税,可以说完全不符合朱明忠的希望。

“再就是今年可推行‘计丁加引’的法子,每引加课四钱,如此一来,今年盐课可增加至180万两上下,超过前清虏120万之数五成有余……”

尽管明知道,即便是如此,180万两的盐课,不一定会让经略满意,但郑侠如却已经尽力了,对于他来说为了增加盐课,满足江北庞大的军费开支,已经用尽了所有的办法,除了这些法子之外,他甚至想不到,还有别的什么办法。

“士介,你确定用上了这些法子,便能征上来足够的盐课?”

第197章 改革

“士介,你确定用上了这些法子,便能征上来足够的盐课?”

面对经略的问题,郑侠如整个人不禁一阵沉默,从去年到现在已经三次加课了,若是再加课,到时候这盐还能不能卖得掉?

“经略,屡屡加课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个回答倒是让朱明忠点头赞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