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明皱了皱眉头,见有记者试图靠近车窗向自己窥视,他的鼻子哼了哼,调转车头,从工厂区那边进入公司。
专家组正在研究中心内进行各种测试,而北京来的官员们包括特区政府的李书记也在场,还有少数中央级媒体也在场——他们似乎比外面的那群记者更容易进来?
按理说,李思明作为公司的实际负责人,并且还是研究院的领头人,应当随时恭候,这最起码也是礼节。不过,李思明很显然并不太在乎这一点,如果换成某个访问学者或者合作伙伴,李思明绝对不会这么傲慢。没跟李思明接触过的部分北京来宾很不高兴,他们已经习惯了,当成了某种惯性。
当然深圳的官员们除外,他们是早有领教,不要惹李思明,李思明绝对给面子,不论你是什么级别,李思明可从来就没有要求另外给政策给优惠,该交的税费,一分钱不会少,还时不时的给些赞助。
国家科委宋主任很显然对李思明了解一二,也知道这个人的背景很深厚,所以中科院当年很迅速地配合微星公司,在ic制造、半导体材料和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上,展开大量的合作。当然中科院自身不仅获得了大笔的赞助,也提高了自身科研队伍的研究水准,尤其大多数研究员是中青年。
“李院长,你可是不急不躁啊。”宋主任一见到李思明,就主动站起来,边热情地握手,边开玩笑道。
“哪里、哪里。有宋主任远道而来亲自坐镇,我怎敢搬门弄斧?”李思明打着哈哈,“在领导您面前,称我小李就可以了。”
“那好,小李,这次我们专家鉴定组不请自来,你可不要有意见哦?”宋主任道。
“我哪敢,我欢迎还来不及呢!”李思明道。可是一边的记者,眼神中却像是在说:有你这样欢迎的吗?
“专家组正在紧张的工作,怎么样?你有信心吗?”宋主任道,他似乎很紧张未知的结果,所以他希望能从李思明这个关键人物那里得到信心。
“按照我们的检测方法,当然有信心。”李思明道,“s386s,可以满足当前主流市场的需要,甚至可以满足国内未来至少三年的需要,但是我们更新一代的cu很快就要问世了。相信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国内cu外国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至少,这电脑一定会要降价,更多的人才能买得起。”
“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如果鉴定结果符合的话,你们微星半导体公司就是大功臣了。”宋主任乐呵呵地说道。他的眼神中包含着欣喜和勉励。
李思明将宋主任一行人请到了会议室,就是那间挂着“大展宏图”字幅的会议室。曾智等人在接待难啃的谈判对象时,总是有意无意地将那些人请到这里来“啃”谈,屡试不爽!这一次也不例外,当北京来的官员和记者们来到这个会议室的时候,他们就明白了李思明为何那么不卑不亢,国家为何那么地重视,鉴定审核行动会何开展的那么快。
“小李,你不想去现场看看?万一我们要是做了手脚,可就不好说了。”宋主任审视半天,为了掩饰他一时的失神,拿李思明开玩笑。
“宋主任说笑了。五年了,花了天文数字的钱,才有这么个还不太差的结果,愧对首长的厚爱啊!”李思明说这话时,眼神中充满感激之情。尽管他不认为国家给了他多大的帮助,但是有一个老人始终在关心着他,这让他无时无刻不感到充满力量。
“是啊,不简单啊。”宋主任也感叹道,他这是有感受而发。能有一颗“中国芯”,是全中国人的梦想,只是没人想到,一家香港投资企业办成了,当有人质疑“民族性”有多强时,这间会议室就已经表明了微星公司的背景很值得研究。事实上,已经有人在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