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好了,就这样被你挖墙脚了?”黄所长对此恐怕是耿耿于怀很久了,“还一点好处没捞到!”
“其实要说这事,也很正常。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个世界上没有微星,也有小行星、大行星、巨星、黑洞什么的,将来国外公司要是大规模进入国内投资,国人跳槽将不只是个别现象。”李思明道,“我们微星为国家有关方面敲响了警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
“这么说,你还有功劳了?”周院长对李思明的狡辩实在是上火。
“那也不一定,其实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李思明道,“中科院或者其它单位的人,来到我们这,和这么多专家学者一起共事,其实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我们微星其实也是为中国的半导体事业培养人才嘛!就像一个蛋糕,本来就那么碗口那么大,不够分,我们将这蛋糕做大,不就够分了?”
李思明的解释也是强词夺理,但其实也是颇有道理,那些跨国公司在中国也是这么宣称的,听上去挺大公无私,好处却藏在自己口袋里,还用手捂着,生怕别人抢去。
这两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论口才真不是李思明的对手,辩来辩去,道理似乎还站在李思明那边。
“两位领导,其实我们可以双赢,你们别看我们微星风风光光的,这么多先进的设备,这么多高素质的人才,还有比较雄厚的资金。其实我是如履薄冰,一个企业的力量毕竟有限,而且你们应该看到我的投资方向过多,而国外的公司就像一个航空舰队,我的微星只是一艘巡洋舰而已,是无法抗衡的。如果我们走产、学、研协同的道路,联合起来,那最起码也是一个巡洋舰编队!”李思明抛出自己的想法。
“噢,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周院长饶有兴趣地问道。
“很简单,以微星科技现有的科研力量为基础,我们跟贵院合作,加上各个大学,我们出钱加上我们现有的设备和科研力量,共同研究一些我们关心的项目,这样可以做到十个手指头并在一起形成一只拳头的力量!
我们微星科技愿意拿出一笔钱,设立‘长江学者’计划,资助半导体行业包括无线通讯在内的项目研究。另外我们这里有专门的小型工艺线,可以免费提供贵院作研究用途。
我们微星将在各大学设立专项奖学金计划,培养和发掘有志于半导体行业的青年学子,我们还提供大学生实习项目,帮助大学生更快地适应未来的工作。”李思明一口气将自己的计划端了出来。
他雄心勃勃,想借助各研究单位和大学的力量,尽快扩充自己的研究实力,这实际上也是促进整个产业内的科技发展。李思明说的其实也是后世通行的作法,他出钱合作单位出人,双方各得所需,对于李思明来说,他缺的就是研究人员,为此他是绞尽脑汁。这也是他希望见到这两位中国最庞大的一支科技力量的领导者的原因了。
李思明的建议让两位领导很心动。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这两位领导不仅是对他所创立的一番事业感兴起,其实也想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寻找一条出路,李思明所说的产、学、研协同之路,也是他们所考虑过的,单靠国家拨款是不够的,还要与产业紧密结合起来,研究出的成果才有价值,这也是科研的直接目的,其它的都没有用,更何况跟企业合作,也能获得更多的科研资金,这也就是李思明声称的“双赢”。对于国内的许多科研机构来说,与产业脱节也是一大弊端,躲在实验室里搞出来的东西,一拿出来,不是不符合市场需求而无人问津,就是无法走向产业化。而国内的企业自身的科研能力又太差,更缺少人才,而科研机构与企业联手,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科技投入,却是大有可为。
“你们这座楼的会议室的那条字幅很不错!”周院长忽然说了一句不着边的话。
“噢,对!”李思明忽然想起来这一点,笑着道,“周院长如果感兴趣,要不我转送给你?”
“拉倒吧!”周院长摆了摆手,当李思明是玩笑话,“其实上个月,在北京和一些专家讨论今年3月份四位科学家提出发展高科技的建议时,中央首长专门找我谈过几次话,还提到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