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小李我认识,这是位不简单的小朋友。”首长握着李思明的手,看得出他很高兴看到李思明,他转送冲着陪同的本地领导说道,“你们恐怕还不太了解他吧?”
“……”陪同的本地领导很尴尬,他们倒是来过这里,不为别的,因为曾老板的协议投资额挺大的,况且曾智的家族在香港也有影响力。但是每次李思明都不在,他又不是老板或者未来的总经理总裁什么的,出面的总是徐大帅,这怎么能让人家认识呢?
“这位小李,报纸上经常提到。北大最年轻的教授,却改行拍电影。报纸上说的有些过了,不要争论,等等看看就会知道。”首长一语双关,表面上看是在肯定李思明,但听者却想到其它的事情,首长半开玩笑,半赞扬道,“你们深圳去年一年的工业产值是72亿元,他的一部电影恐怕赚得也不止这个数吧?”
“首长过奖了。现在票房还没统计出来,目前在美国已经取得2亿美金的票房,其他国家还在陆续上映,不过按照估计,大概在5至6亿美金左右。”曾智作为老板站出来解释道,很是沾沾自喜。
不过这个不精确的数字,却让陪同的人员不得不为之惊叹,国内的电影此时压根就没考虑过票房,因为这不是目的,许多人才第一次知道,原来拍电影也能挣钱?有人开始在脑海里寻找李思明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怎么好像在哪里见过啊?而那些记者却更了解一些,只不过李思明这个名字却一直是反面教材,至少不是受鼓励的。
“我听说你们是五个年轻人,来,让我看看是哪五个人。”首长饶有兴趣地问道。这个问题让陪同的人纳闷,首长是怎么知道的。
李思明等人聚在一起,曾智将大帅、张华和袁侯一一介绍给首长。大帅表现还算正常,张华和袁侯激动地语无伦次,差点出洋相,李思明和曾智对视了一眼,还是他们俩人为首长介绍公司的情况吧。
曾智是见过大场面的,在美国时不论是参加电影圈内的酒会,还是参加美国政治人物举办的就职典礼、慈善酒会,他都迎刃有余,而且他还乐此不疲。作为香港微星科技公司的老板,他就是个结巴在这个场合也要站在最前面。
“这个十层的科技大厦,将主要是实验室,我们将来要做得是半导体,这个高尖端的行业。对我们来说,现在最缺的不是钱,而是人才,为此,我们公司通过内引外联,支持国内一些大学毕业生到国外留学,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邀请国外的人才包括华人科学家参与我们的事业,现在看来还有所收获。”曾智指着这个正在建设中的大厦向首长介绍道。那些摄影机和照相机对着他,让他感觉十分不错,这话说得比平时更利索。
“这个技术要达到什么标准,跟国外比有差距吗?”首长最关心的是这个问题。
曾智有些为难,这个他可不懂,所以他求助的目光转向李思明。
“在集成电路方面,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是北京东光电工厂3英寸的技术。而我们公司将来瞄准的对像是国外的大公司,我们不仅要5英寸的,我们还要上8英寸的,当然这是循序渐进的。”李思明介绍道。
“哦,那家工厂的成果还有你的功劳吧?”首长道。
“是的。”李思明承认。
“这不是跟国内企业竞争吗?”有人表示怀疑。
李思明看了那人一眼:“这个问题我不这么看,事实上,我们不是一个技术等级的,产品也不具有可比性,因为我们产品使用范围不同。就好比吃饭,有人只吃馒头,而有的人只吃大米。况且,我们的产品将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电子行业的一些最终产品,比如彩电、录音机,也要用到集成电路,通过我们的产品,可以让相关的行业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准。正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而如果靠进口,却要花费大量的外汇,而且受制于人的滋味可不好。”
说一千道一万,李思明当然只会说自己的好话。此时的外资企业,一般是从事来料加工的企业,面向的也是国外,若参与国内竞争则是个令一些人担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