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强吃完饭就拍拍屁股回家去了,留下李思明一个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杨月家有一台9寸的电视机,是日本进口的,李思明记得上次来还没有,这吸引了他的注意。

“这电视机怎么这么小?”李思明很自然地问出这个问题。

“你想看就打开看,还挑三捡四的。”杨月正弯腰抹桌子。

“不是,我是在想怎么不换个大点的?14寸的没有,12寸也不错。最起码大上一号的,看着也舒服!”李思明心说要是大屏幕液晶的更好。

“你还有完没完呢,有的看不错了。这还是渡边三郎从日本带来的,质量和效果好一些。你想买还买不着呢?”杨月不满道。

“哦,哑巴啊,他还挺会做人的嘛,专送别人想买买不到的。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有些崇洋媚外的嫌疑!小日本要用糖衣炮弹侵略中国,还是个二鬼子,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呐。杨月同志,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啊。”李思明发表自己的看法。

“是吗?这本来是人家日本人送给你的哦!那你给我说说人家为什么要送给你如此贵重物品?不给我送一台啊?”杨月反戈一击。

“是送给我的?”李思明愣住了,“不对啊,送给我的,怎么跑到你家来了,我来看看这电视机有没有长腿?”李思明围着电视机绕了两圈。

“得了得了,别得了便宜卖乖!他送来的时候,你又不在北京,就找到了我,你爸妈说给我看,我就搬回来了。”杨月道。

“让你搬你就搬?你还真不拿自己当外人啊。对了,他怎么会送电视机给我?”李思明不解地问道。

“说是这几年根据你的指点发了大财吧,反正看上去像电影面演的资本家的形象,红光满面如沐春风的!”

“不地道,真不地道!就这么一台这么小的电视机,下次要是见到他,好好地修理一下他。”李思明“恨恨”地说道。

“看吧,你的真面目暴露出来了吧?”杨月笑了。

李思明倒是非常想看看这年月电视里在播放些什么节目,打开了电视。电视机正在上演一部从美国引进的科幻电视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注:应为80年初首播,82年重播)。

此时中国人刚从样板戏的千篇一律中走出来,引进的影视作品往往都会造成轰动的效果。这部21集的科幻片,每周一集,引人入胜的剧情创造了多年万人空巷的收视效果,如果拿到二十年后,恐怕没人会看。其中男主角麦克·哈里斯戴的蛤蟆镜,几乎成为整个八十年代中国青年的时尚。此时人们观念中的一个不良青年的形象是:戴着麦克·哈里斯式的蛤蟆镜,穿着喇叭裤,手提着日本录音机,放着邓丽君的“靡靡之音”。

其实,《大西洋底来的人》是一部“干净”的科幻片:没有少儿不宜,极少暴力。男女主人公潇洒漂亮,彼此关心,经常相伴出生入死,分别搭救过对方性命许多次。但从头到尾竟然接吻都没有一回。“你知道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剧中这句台词申明了片子的主题。在体现科幻艺术核心魅力方面,这套干干净净的科幻连续剧堪称范本。绝对没有后世科幻片的“复杂”:没有床上戏或者高科技,没有爱情,编导就不知道该如何拍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