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

二胡在叶扬的手中不再是大家影响中瞎子阿炳的那种凄凉,反而多了一种唯美!当最后一个音符停下来的时候,全场无万多名歌迷爆发出了演唱会开始以来最热烈的掌声!这是他们听过的最好听的华国风歌曲,比叶扬当初赖以成名的《烟花易冷》更加经典!

第311章 抄袭!

当晚的演唱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因为一曲《东风破》,所有歌迷晚上心中都是沉甸甸的,这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在那种诗情画意中走过一番,即便是心情沉重,精神上却也前所未有的空明纯粹!

林曦峰这些人虽然坚持到了叶扬演唱会的最后,但是时间毕竟已经很晚了,虽然有事相求,却也不得不改日在谈!而当他们返回家中之后,却发现自己脑海中始终徘徊着《东风破》中的歌词,仿佛自己不写些什么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就全身别扭一般!

文人固然有很多坏毛病,但是他们也有一些东西是非常难得的!他们开始从床头重新爬了起来,蹒跚的走入自己的书房,点着一盏台灯,就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第二天,青岛市以及华国几家较为有影响力的报刊的专栏中开始出现一篇又一篇的评论性文章,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评论性文章并不提时政,也不提文学作品,重点分析的确实一首歌的歌词!

这种情况在华国是非常少见的,数年来也就前两年的《烟花易冷》有幸获得过这样的待遇,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当时的《烟花易冷》也没有向这样大氛围的被评论过!

“昨日有幸受叶扬小友邀请,参与其青岛演唱会,得以聆听起最新作品《东风破》,一时欣喜异常,半夜难以入眠,特写下小文,以作纪念!”

第二天,《文坛》这个华国最大的文学性报刊上登载了华国著名作家,文学家,华国作家协会理事长梁启超先生的一片文章,这片文章正是对叶扬歌曲《东风破》的赏析!

在文章的最开始,先是一段自白,透露了梁启超为什么会写下这篇评论赏析文的原因,虽然说的并不明确,但是直言片语之中可以看出梁启超对这份歌词非常之欣赏!紧跟其后的便是《东风破》的完整版歌词了,梁启超还特意强调了歌词的作者是叶扬!

“歌词的古韵,曲风的复古,编曲以古乐器琵琶、二胡配合,在叶扬的低沉吟唱之下,把听者的灵魂送到了马致远的《秋思》里面,其曲境之唯美,让我这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都不禁感慨万分……”

“一盏离愁,一壶漂泊,寥寥几字,诉说的孤独和荒凉却是在无尽地延伸。瘦的思念,偷不到的时间,浓重的忧伤和苦涩的离愁,冲击着古今时空中每一个幽幽的过客……”

“窃以为,对时间的那个偷字,用得很是不错。时间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我们投入一件事情,是会投入相当的时间的,有时候多少都是不惜的。我们喜欢一个事物,便会花时间去欣赏它,去研究它!时间流去,时间带走的一切我们都不能挽回,哪怕是偷呢,也是偷不回的!一个偷字,道尽了失去,暗藏了思念……”

“在无尽无奈的离愁别恨中,荒烟古道上,走来了身着长袍马褂、一脸清瘦惆怅的诗人。他在一张悠远古旧的书桌前,握着一位穿碎花旗袍女子的纤手。也许,也不是表达的是爱情,是个游子漂泊的感受,怅惘,想要抓住流逝的时光……不大明白,但愁字是不会变的!”

“时光流逝,错过的太多,怎么抓也抓不住,想偷也偷不回。也许曾经的人早就把自己忘却……”

梁启超的解析并没有像语文课本一般,将古诗词中的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剖析的筋骨分明,但却也抓住了重点,有选择性的将自己认为最好的地方单独点出,而总体却在解析叶扬这段歌词中所营造出来的那个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