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幽祖师也不阻拦,九子鬼母逃走本就在算计之中,前路自然有人等候,只是凝身运法,擒拿鬼物,免得其等跑到阳间作乱!
六欲阴魔见九幽祖师赶来,便萌生退意,方有德与滕鲲皆未证就归一,就算联手也打不过这位魔祖,但谁知背后的阴山菩萨如何打算,若是那位菩萨出手,就算六欲阴魔本尊前来,也未必能讨好。
方有德感应若斯,大笑道:“怎么魔祖有退去之心?放心放心,这位滕鲲师兄只是来收拢鬼物,并不会插手你我争斗!”六欲阴魔疑心大起,怒道:“佛门弟子不打诳语!”
方有德笑道:“自是不敢打诳语!”六欲阴魔稍稍放心,六欲魔光运使更急,急欲一鼓而下。方有德冷冷一笑,头顶忽然现了一尊七色宝塔,其上魔念缠绕,魔意森森,在万顷佛光之中更是刺眼。方有德将七色宝塔祭起,往六欲魔光中砸落,此乃他前世道果凝聚,亦是万般罪孽纠缠之物,用来斗法虽是无往不利,却如鲠在喉,时刻想要摆脱其钳制。
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六欲七情 鬼母遭劫
噬魂劫法秉承魔道一贯损人利己的要旨,作孽越多,炼化他人元神法力越多,神通越大。但相应的,作孽也多,方有德前世的噬魂老人便是太过肆无忌惮,今生转世,就算彻悟前非,托庇于佛门,无奈缘浅孽重,连大菩萨也庇护不得,须得他自家苦修苦行,先将前世冤孽业力化去,方有资格上参正果。
佛门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世人只道只要痛改前非,便能立时成就正果,实则却是大大的误解。佛门最讲因果,有因有果,纵然彻悟前非,真心悔过,亦要先化去业力,方有资格参修正法。
这个化去业力之法多种多样,最直接的便是寻到苦主,任其喝骂甚至是打杀,以命偿命,如此一来便只能将成道之望寄托来世。大菩萨曾与方有德细说此事,但方有德前世苦主太多太多,又经过千年,早就死得精光,又去哪里寻找?
方有德又是个野心勃勃的,只望在今生成道,不肯拖延到下一世,毕竟转世之后变数太多,纵有菩萨护佑,也难保周全。为此方有德苦求菩萨多时,大菩萨才勉强给他指了一条明路,其中全要靠凌冲出力,因此方有德才会屁颠屁颠赶来拦截六欲阴魔,先期卖好,让凌冲不好意思回绝。
方有德将七色宝塔一震,无量七情魔念飞起,化为层层七情魔光,与六欲魔光缠斗之间,竟而生出一种微妙感应。六欲阴魔与方有德皆是一震,七情六欲俱是生灵元神心念演化,同出一源。
六欲阴魔是先天而生,统领六欲之道,噬魂老人却以后天生灵之身,创下统御七情之法。二者相辅相成,若能参悟合一,成就绝不在无上心魔法之下!
六欲阴魔早就垂涎噬魂劫法,才会特地前来冥狱“等候”方有德,若能将其炼化,这尊分身回归本尊,立时便能补全大道根基,一举将无上心魔压下!
若是方有德还是前世噬魂老人,说不定亦对六欲真法生出觊觎之心,可惜他已然投身佛门,决心舍弃魔道修为,自不会有丝毫动摇!
六欲阴魔贪念大炽,立时奋起全力,六欲魔光摇荡如海,死死炼化七色宝塔所发噬魂魔念。六欲阴魔是何等见识,就算得不到全本的噬魂劫法,从噬魂魔念之中亦能推测出几分奥妙。
可惜方有德更是老奸巨猾,察觉六欲阴魔用意,立时将魔念收回,又将七色宝塔祭在头顶,只以佛光对敌,令六欲魔光侵蚀不到七色宝塔。但如此一来,因着其佛法修为不够精纯,反而落在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