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凌冲入座未久,又有阴差鬼魂呼啸而来,旁若无人一般的打骂呻吟。凌冲自高出俯视下去,屈指一弹,一道魔念飞出,这一次换了七情中的哀意魔念。果然这道魔念又是扑了一空,但随即自其中一位冤魂身上传来了一股哀怨之意。
凌冲当即将哀意魔念收回,细细品味这股哀怨之意。果然又是那位冤魂一生所历之景象泛现于灵台之上。这冤魂却是一位女子,毕生坎坷,所遇非人,唯有膝下一子,颇为孝顺,又有出息,算是一点欣慰。谁知颠沛半生,刚要有所安定,自家却不幸染病身亡,正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不由得愁肠百转,哀意盈胸。
凌冲有了炼化先前忿怒之意的遭遇,自是成竹在胸,匆匆观摩过了那冤魂一生所历,只将一股哀怨之意存思于心,果然这股哀意汇入哀意魔念之中,又是一记大补,哀意剑气的境界又自提高了一层,虽比不上忿怒剑意,但也甚为可观。
凌冲心下笃定,已是明白了七八分:“原来如此!怪不得方有德千叮万嘱,要我在枉死城中修炼,却是为此!虽说地府之中已无冤魂阴鬼,但无尽岁月之下,轮回运转之间,有无穷冤魂厉鬼就在冥狱之中轮回不休,永无休止。其等的念头意念早已烙印在地府阴曹之中,无论奈何桥、三生石还是枉死城,这等意念萦绕亿万年不散,正是修炼魔道功法的最佳去处!”
“尤其是这枉死城中,来的皆是冤死、往死之辈,生前一口怨念怨气不散,连带七情六欲之意也如浊流横灌,充斥整座城池之中!我以化神曼荼罗之法,展布心相世界,以方寸灵台之变化,自能引动冥冥之中无尽岁月累积的七情之念,我所见之阴差冤鬼,想来便是那些念头受我心相世界吸引,投射而成,来不知其所来,去不知其所去,才会如此诡异。但看穿来,却又不值一提。我若能将每个厉鬼冤魂的一生所历也经历一遍,岂不就是等于以魔念沾染众生,以红尘百态、七情之欲锤炼我之道心?此处真乃修炼噬魂劫法的圣地也!”
噬魂劫法的修炼正途乃是以众生七情六欲为炉,以自身魔念为炭,以正念本心为铜铁,入于炉中反复捶打、淬火,使正念心神精纯,其实此法在玄门之中亦有流传,只不过是锤炼阳神,呵护一股纯阳之气。而噬魂劫法则是精炼一股魔意,到了最高境界,正是天魔之属,阅尽众生百态,于虚空开辟无上魔国,他化自在。与玄门或是佛门的修行之法殊途同归,但所求大道却大相径庭、南辕北辙。
枉死城中本就是容纳横死、往死之人的生魂前来,先由鬼差判官以生死簿所载,判定生前善恶,再由鬼帝帝君朱笔御批,赏善罚恶,投入轮回六道,周流不休。但能如枉死城者,大多过大于功,其下场堪虞,甚至不乏大奸大恶之辈,被投入地狱之中,受苦无尽岁月,求出不得。
第六百五十八章 道行大涨!
因此枉死城中十之八九的鬼魂最终的下场都非善终,就算被投入畜生道、饿鬼道,也要比在地狱之中受苦好上不少。那些鬼魂怨愤之意、贪婪之念,亿万载岁月沉淀之下,恰如春雨霏霏,将整座枉死城浸润的极其彻底。这等意念不断重叠加和,已然化为纯粹之极的魔念,为玄门正道所唾弃。就算是魔道修士要炼化这些魔念以为己用,也有诸多困扰,一不小心被魔念侵蚀元神,下场比走火入魔还要凄惨。世上怕是唯有噬魂劫法,能够收拢冥狱中的无尽魔念,但也要小心翼翼,唯恐反被其沾染堕落。
凌冲明了了这一层关隘,才知为何方有德要他留在枉死城中修炼,原来是要借其中魔念,打磨自家一颗魔心,尤其枉死城中魔念可说无穷无尽,取之不竭。但也要如履薄冰,与那些魔念相比,凌冲的这点修为真若萤火之比皓月,稍有不甚,尚有败道辱身之祸。
既知枉死城中奥妙所在,凌冲自有办法,牵引魔念而来。他将化神曼荼罗心向世界渐次收拢,使之由亩许渐渐化为十丈方圆,范围缩小,法力反而更为凝练。果然心相世界一经缩小,投影于其中的枉死城魔念越发多了起来,一群群鬼差此来彼去,押解着一群群厉鬼,鬼哭神嚎不停。
凌冲依着前例,依旧放出噬魂魔念,以旁观之身份,体悟每个冤魂之一生。这些冤魂既称枉死,自然各有其际遇,各有其业力因果所在,凌冲所要做的,便是经历其在阳间中的一生,借其阅历砥砺魔心修为。
但其中极为凶险,有好几次凌冲放出的魔念险些迷失在冤魂的记忆之中。这些冤魂本体早已不复存在,或魂飞魄散,或早已轮回,又或尚在地狱中受苦。凌冲所知所感,只是烙印在枉死城中魔念的一缕缕记忆而已,一旦他心神所系的噬魂魔念迷失其中,等若由实入虚,再也寻不回来,凭空消散了一般。噬魂魔念消散,等若他的元神消散,其中凶险不言自明。
好在凌冲元神稳固,虽以魔道之法修行,如走钢丝,时刻皆有凶险,总算练出一副坚凝道心,每每于间不容发之际,生生将魔念抽回。这等凶险之极的修炼之法运转之下,凌冲的收获也是极大,他的方寸魔心、道行修为几乎是水涨船高,操控起噬魂魔念来,越发得心应手。但道行境界高企,并非等于法力神通也自精深,如今算是空有一身境界,却为能炼化与之匹配的噬魂真气,以至法力神通不曾有分毫进步。
这也不及,只要道行境界足够,神通法力不过是旁枝末节,唾手可得。就算地府中并无合用的噬魂真气,只消出了地府,冥狱之中自有大把的阴井煞气供他炼化,自能在最短时日,修成与道行相匹配的法力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