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云文亦虚亦实,凝于虚空,似有还无。每一道文字皆自太古流传至今,在练气士之间,唯以心印相传,玄妙之极。若非修士心甘情愿,将云文烙印传与他人,便是用尽手段,也绝夺不走。
凌冲阳神仰头凝望云文之中第一字,那枚字符为金光包裹,起先根本瞧不出其中物事,好在他得了惟庸道人传授,早有准备,将真气运于双目,放出两道神光,阳神双手掐住诀印,口诵真言。目中神光、诀印真言,皆是太玄派历代长老苦心参研出来,用以沟通云文字符之手诀法印,惟庸道人曾告知过他,云文之道,一体万面,机缘资质到了,自可沟通其中蕴藏大道,但能有何样体悟,全凭天意。
其实惟庸道人自家当年参悟这第一枚字符之时,机缘巧合,悟通一种观想之法,修炼之时观想一部图录,可涤荡元神,壮大神魂。但他不曾将这套观想法传与凌冲,就是怕凌冲先入为主,失了机缘,要知唯有靠自家法力自云文之中领悟出的道法,方为上乘,这也是惟庸道人给凌冲设下的一重考验。若是凌冲不能自云文中参悟甚么妙旨,说明其与云文无缘,以后也不必费甚么心思了。
凌冲镇定心神,阳神亦复平淡如水。他修成阳神以来,每日真气游走周身,亦会流入紫府之中,滋养阳神,但到底收效甚慢。如今得了太清符术炼神篇,恰可修炼神魂,壮大阳神。只是先要参悟云文之中所留大道痕迹,方可事半功倍。
云文乃是先天神魔所创,先天神魔于开天辟地之前便已存在,谁知说不清其等源流何在,这些神魔各个神通广大,亦有开辟世界之能,只可惜到了如今却一个也见不着。与先天神魔一同诞生者,亦有先天文字,记述先天大道,妙用无穷,只是早已散逸,于是先天神魔便创出云文这等后天文字,记述大道。
其实先天神魔初时所创乃是一种文字,之后时光荏苒,各自造化不同,便又分出了云文、梵字、蝌蚪文。蝌蚪文形似蝌蚪,又称域外魔文。云文之中化生出玄门道法,梵字则开辟佛门一脉,至于域外魔文自是不必说,开创魔门传承。三种文字可谓三教道法之源流。
第二百一十五章 阴阳之气炼云文
凌冲极力凝聚心神,去感悟第一道云文中蕴含意境,希冀能参悟出甚么功法。但是那枚字符旋转不停,凌冲空自静坐了一夜,却毫无收获,连神念都不能探入其中,好在惟庸道人先前也说过,参悟云文需要机缘遇合,千万不可强求,不然还会适得其反。
凌冲心思豁达,不以此为败,忽忽三日过去,依旧毫无收获。凌冲微感受挫,想来自家无那缘法感悟云文之中蕴含之大道意境,便转而继续修炼星斗元神剑诀。到了第七日夜晚,他运炼星光已毕,忽发奇想,左右无事,不如拿出那本惟庸道人所译的阳符经,参研一番。
他将阳符经取出,慢慢翻开。其上满是符箓图画之形,笔走龙蛇,一旁有许多小字注解。太清门符法分为炼神部、祈禳部与炼魔部三部,其中炼神部修持元神,白日飞升。祈禳部则可沟通九天,劾役神魔。炼魔部则时载有诸般伏魔妙法,炼魔防身。太清门弟子中,当年修炼炼神部与炼魔部两部秘法者最多,前者大多隐居门中,刻苦修行以求正果。后者则足迹遍布天下,除魔卫道,修积外功。
其实三部法门,须得同修同参,方可得窥至高境界,有机会修成纯阳,飞升九天仙阙。但万年前,太清门一场大难,门中自掌教以下,数十位修为高深的长老一夜尽殁,连带门中许多高深法门绝传,自此世间再无太清符法高手。
之前惟庸已向凌冲讲解炼神部之精要,凌冲将这部阳符经译本中炼魔部法门重又翻阅一遍,谨记心头,便开始细细体悟。太清门炼神之法,大抵乃是存思观想之道,乃是观想符文,皆以锤炼阳神神魂。炼神之法专一锤炼神魂,当年太清门炼神之道可谓玄门独得之秘,与魔教中噬魂道炼魂之法并驾齐驱,一正一邪,皆是威力宏大。
太清门中世代相传共有三十六枚天罡炼神符,供门人弟子日常观想修炼之用。这三十六枚天罡炼神符每一枚皆是太清祖师取自云文符篆,并以无边法力祭炼,介乎虚实之间,又经历代长老法力加持,早已是法宝级数,乃是符箓中之法宝,传说中最强的三枚符宝已然远超普通法宝级数之法力,乃是太清门老祖随身至宝,早已脱离这一方世界。
万年前太清门那一场大难,天罡炼神符亦自散逸无踪。其实历代祖师中多有将天罡炼神符祭炼为自家法宝的,留在门中得享供奉之神符不过十几枚而已,但这十几枚神符却一夜之间消散,就此杳无音信。
齐瑶儿所得这本阳符经乃是太清门中正本,本是师长长老赐给看中的内门弟子,其间所载太清符法甚是完整,连三十六枚天罡炼神符虽非真正法宝,但亦将其图形符文拓录了下来,收录于经中。惟庸老道法力广大,这本译经中所涉符箓,皆是自原本符经中直接拓印下来。
凌冲在心头将太清炼神法法门默思了几遍,直接翻到记载天罡炼神符的书页之上,只见三十六道符文散发无穷光彩,上有氤氲之气笼盖,等闲之人绝难窥探其中奥妙。他毫不惊讶,知道此是太清门为了督促门人勤加修行,唯有将太清真气练至极高境界,方能破出其中禁制,得观炼神符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