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读书人,不过是将读书当做工具,当成跨越阶层,实现自身野心和欲望的一把梯子。

书面上写一套,现实中去做又是一套,那才是常态。

故而此时在场的儒修,多半算是在以一敌十,人多了一人一口唾沫,都要说的这些儒修们几近断气。

大会还未正式开始,会场上的气氛,便已经有了愈发浓烈的火药味。

“诸位!诸位!”

“静一静!静一静!且听老夫一言。”此时开口的,正是书院现任的教习长,大儒程竟。

其人即便是在通俗意义上的儒林之中,也有极大的声望,故而当他开口时,多数人都很给面子的安静下来。

“诸位的诉求,老夫都已经很清楚了。”

“确实,咱们儒修的定义并不明确,以至于有一些同道的个人行为,让大家都心生不满。”

“所以,咱们才会聚集在这里,共同商讨出一个章程,好约束儒修的行为,规范儒修体系。”程竟本高声说着。

突然一人插话进来:“你程竟也是儒修,有什么资格代表大家,表达意见?”

一人开口,随后大量人尾随其上,跟着依从。

儒修之祸,说透了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更扎心的是,苦读多年者,只因无法迈入儒修门槛,而被全盘否定。

学识不代表人品,同样人品也不代表学识。

因为‘人品’而被否定了学识的人,他们心中积压的愤怒和不甘,又岂是三两句话能安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