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对于那些满肚子腌臜事的人而言,王静姝这点事,属实算不得什么了。
暗地里,更不好提的事情都有,都经历过。
王静姝是一个靶子!
既是曹柘人劫的导火索,也是许许多多读书,却得不到浩然之气认可的读书人,对儒修表达不满的宣泄口。
儒修秉持正义,故而当王静姝的行为,触犯到一些同门儒修的‘正义’时,他们会慷慨而言,完全没有注意到,自身已然成为了别人手里的刀。
自我定义的‘正义’,容易被利用,缺乏权衡与灵活,这也是儒修的一大软肋。
王静姝此时,突然不知道该如何去回怼这个老者的话了。
如果是一般人,可能会在这个时候,插科打诨然后讥讽老者,拿出萧霆曾经在曲阜做过的那事,来对老者进行打击。
但是王静姝不会,她毕竟是儒修,是即将跨入耳顺境的儒修。
她花心,且取向异常,是因为她认定这并不违背道德和正义。
但是,让她去拿过去的事情,攻击一个非直接当事人,仅仅以‘牵连’的方式,为她自己开脱,甚至转移众人的‘视线’,她却又做不到。
这或许也可视为另类的,君子可欺之以方。
“儒修当存,却只因为辅,不应为主!”
“老夫倚老卖老,便在此提议,往后儒修者,不得入朝为官,不得行教化之事,与僧道同流,合为方外!”老家伙直接张嘴,图穷匕见。
这一句当然不会彻底定性。
只是既是试探,也是在漫天要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