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百里戈从孝忠的房里走出来,来到秦虞这里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此刻正端着粥碗正往秦虞嘴里送着饭,公孙啓仍忙着制作更好的伤药。这时只听门外老何来报:“先生,宫里的刘公公来传旨,大将军还未苏醒只能由您来接旨了。”
“子卿不在吗?”公孙啓问。
老何道:“二将军不在。”
“他在忙什么?”
“这,属下也不知道。”
除了秦虞和百里家的人,其他众人便随着公孙啓一同接旨。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公孙啓拿着圣旨回来了,秦虞百里戈都期待着公孙啓的消息,只见公孙啓一拍桌子,坐在椅子上,叹道:“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百里着急问道:“到底怎样了?”
公孙啓对秦虞说道:“明日则将你我浮山发配边疆,我与浮山倒是还好,只是怕你吃不消啊……”
“这几日我一直在思虑,倘若当初我们都不在孝忠身边牵绊,又何来这些琐事,孝忠仕途无碍,又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如若没有发配一事,我也想早日离开他便好。”公孙啓又叹了口气。
百里戈又道:“那如今孝忠还在昏迷,该如何是好?”
“依我估算今日便可醒来。”公孙啓想了一阵,又对秦虞说道:“你往蓟州发配,那里倒有一熟人或者能帮助你,只是这一路你可要吃些苦头了。”
“无妨。我也想早日离开孝忠的好。”秦虞道。
百里戈忙道:“我这里打点衙役便是,想那衙役收了银钱又怎会难为秦虞?”
“可行!”公孙啓道。
秦虞看着百里戈,目光再不似从前那般凌厉,多了些感激之意,百里戈会意,忙道:“不用客气,不用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