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几番来回走动,东腾西挪搞得真够麻烦的。连林欢也在夏霁霏家分到一个带大床的房间,里面枕心枕套被子被单床单床褥一应俱全,据小丫头讲:“这是准备着给我爸妈过来住的房间,你可别弄乱了噢。”他心里涌出一丝不详之感:常在岸边乱走,鞋子迟早都要湿。林晨的房间和夏霁霏紧挨着,没床。
林欢道:“我晚上还得回我那边去工作,你睡我这间吧。”
林晨道:“也好,明天让人弄张床过来。”
夏霁霏拉着她手,道:“睡我这来好了,晚上可以一起说说话。”
林欢现在成了夜行动物,虽然是战争的最大受益者,但白天她们大多数时间都不在家,夜晚是自己最忙碌的时段,暂时也不会享受到任何实质上的胜利果实。反正和平演变的最高目标已经达成,战后总需要一段时期的重建工作。自己该对重建后的新世界抱有信心。
既然是合约,所有与会代表就得坚决执行,以免再多出事端。战争是劳民伤财的,目前的状况必须全力着眼于经济领域;既然发展是硬道理,那稳定就必须压倒一切。意识形态里虽然美中不足,现实中也算进入了小康社会……
夏霁霏把林欢交给她的外文资料交给他,林晨也在房间里和他谈了韩劲锋要退出的事。她们心里还是存在着对合约中不平等内容的不满,对自己沦为附庸国的地位不满,以及其它种种难以言明的不满。据他估计此番交接完与自己相关的后事之后,自己即将要独自挨过一段漫长的冰川期……
一夜无话。第二天林欢总算打电话约了老杨。和他一起去看了现场。自己也从来没去过,只听孙华廷说过目前大楼产权已经事先变更完毕,可以自由处置。林晨又点过头说没问题,只要自己不拆不毁,想怎么整就怎么整。林欢只想最先去挑个好楼层,顺便把装修施工这块督促进行。一切都按正常进程,可能要等到春节后公司才有时间来理会这一块。有个独立办公楼虽然刻不容缓,但现实中老有这种情况发生:不是你的时候就急着想得手,得手之后就晾到一边,等有朝一日闲暇时才来关注之前的战利品。
写字楼的地点在浦东陆家嘴金融区的银城中路上,与世纪大道相交往北,夹在银城东路之间。林欢抬头望了一眼不远处的金茂大厦,回想起那次与肖珏到粤珍轩吃过一回饭的经历。那回自己一个人傻头傻脑的来办签证,办完后被她拉到那种高消费场所去海吃一顿,心里受到的震撼还是比较强的。两三个月后的现在,在这块全国地皮最昂贵的区域里,自己也成了一整幢大楼的业主。风生水起的日子就像白驹过隙,沉闷煎熬的岁月才让人点滴在心。
在金茂大厦旁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地已经动工,原先设计方案高度自从被台北高508米的101层大楼超过后,方案再改:再拔高32米增加7层变成492米101层。新方案尽管还是比台北101少了16米,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董事长吉村明郎称:“按国际上‘建筑高度只算到屋顶’的惯例来说,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依然是‘世界第一高’,因为台北101大厦屋顶上有根60米的天线……不算数!”
在摩天大厦不经济已成为共识的今天,中国的摩天大厦建设却似乎呈现不可逆转之势,一味猛干。还没盖好确实是世界第一没错,盖好之后……谁晓得。
97年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项目通过上海外经委审批,在打完桩后不久受亚洲金融风暴波及,98年底日本投资方出现资金问题停工。网上也有诸多对这座建筑的议论:有人说小日本不安好心,这座建筑就像把长条的日本军刀,直刺入中国腹地,破了龙脉龙气等等。
实际情况是:人家只不过抓准了你样样想来个世界第一的心态,顺水推舟让你过足世界第一的瘾。两者一拍即合,你网上闹你的去,我们一秒几十万上下,哪有功夫去看什么bbs?当然,赚钱是第一位,这是共识。摩天大厦不经济性才产生了投资方的经济性。
如金茂大厦的设计者、美国so事物所的法兹勒康所说:“以目前的建筑技术而言,建一座190层的建筑根本不是问题。”问题是人家不在人家的国家里建,非跑来你这里,就值得研究。要不要盖摩天大楼不是工程技术问题,而是社会问题。高层建筑群会成为“城市洼地”,会使附近日照量不足,同时阻隔视线,甚至破坏周围景观环境。
金茂大厦的投资成本超过2万一平方米,每天惯例维护费超过一百万,两架全自动高层建筑擦窗机,一天到晚不停的擦,擦完一遍大概需要一年。也许有人说这可以刺激需求,那是不考虑环保的想法。也许有人会说,摩天大楼可以节约用地,实际情况是:超过300米高的大楼已失去节约用地的意义。
自从911事件后,摩天大厦不经济性反倒变成其次,不安全性变成关注讨论的焦点。911事件里不到一小时3000人丧命,一万人费了近九小时时间才将里头的十万人搭救完毕。可能一切又要到出大问题才会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