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肩奋斗过的经历对一个人来说意义非凡,不管多久之后回忆起来,都会觉得莫名温暖。
但是不知什么原因,柳敬亭和康令月的关系始终没办法向前一步,郎才女貌的两个人一起合作那么久,最后连暧昧的大门都没有触及,着实令人费解。
柳敬亭心中总是存着一个“不确定因素”,很多事情、特别是个人感情方面的事情,并不愿意做深入思考,但康令月私下曾跟闺蜜们聊天提起过这个话题。
“他的温和谦逊完全是假装的,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准独裁者,容许讨论,但是不容许对他已经决定的事情进行无谓探讨。”
康令月最初认识到柳敬亭这一面的时候,排斥感非常强烈,跟父母都抱怨过,不过康园长跟她说,这种事要“以结果来判断过程”,倘若结果证明他是对的,那么他的独裁就是有根据的,倘若相反,他自己同样会明白。
后来柳敬亭的每次“独裁”都证明了自己的正确性,康令月渐渐不再反感这件事,反而开始重新认识柳敬亭。
直到闺蜜有次开玩笑说,康令月之所以那么在意柳敬亭的态度,主要是心里太在乎这个人,康令月当时的回答掷地有声:“我是他的指导员!而且太那么恃才傲物,我跟这种人最多就做到朋友!”
康令月方面避免和柳敬亭更进一步的原因是她“指导员的身份”以及柳敬亭在她面前表现出来的“咄咄逼人”。
旗鼓相当的两个人有时候未必适合在一起,王重阳和林朝英就是这种情况。
不过,这种平衡后来还是被轻易打破了,因为柳敬亭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几乎是以妖孽般的速度迅猛崛起,直到邀请康令月去做《匠录》编辑,康令月才意识到,排话剧时一起吃盒饭一起探讨剧情的那个柳敬亭已经超过自己一段距离了。
连父亲园长,母亲院长都偶尔会感慨“柳敬亭这个学生太深不可测”,指导员什么的压根就不用提。
实际上,若从康令月的角度来说,她和柳敬亭结识的时间轴还要向前挪,要从万象文艺学院征文大赛时算起,要从那篇惊世的《阿q正传》算起。
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
从康园长家回映日大楼的路上,柳敬亭一件一件整理过去的事情,稍远一点有那次排练的合作,中远一点的想到康令月问他那惊鸿一瞥美不美,近一点的是那晚他把康令月当做杨丽璐。
为什么没有朝这个方向想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