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页

“还是有点紧张,”柳敬亭笑道:“欢乐场的观众坐的太近。”

女编导也点头笑笑,说:“那倒是。”然后指了指外面,“不过今天现场来了好多观众,比上次fok来的时候人还多。”

柳敬亭笑着问:“节目会对韩国明星特别关照吗?”

女编导想了想,说:“也没有,其实是这样,我们每次请的韩国明星都是当下人气最火的团队或者剧集明星,而且因为语言不通等原因,会显得特别关照。”

“主要是照顾粉丝的情绪?”

“对。”女编导稍显无奈地一笑,说:“被黑避免不了的,表现的太关照,有人觉得我们两套标准,稍微有没考虑周到的地方,粉丝会有意见,相比之下,后者可能破坏力更大。”

柳敬亭点点头,说:“因为他们组织性更强,斗志也昂扬。”

女编导微笑点头,两人的对话告一段落。

录制正式开始的时候,韩朔和他电影演员先上场,柳敬亭和陆艺筹在后台等候,顺便聊起电影。

陆艺筹商人领袖气质和文艺思维已经融为一体,发表观点常常下意识地为自己公司的所有产品叫好,同时攻击一下别家,包括他骨子里的那股愤青,也是为了塑造某种个人品牌而有意为之。

比如,他论中国电影,用词就非常严厉甚至偏激,他觉得中国电影落后好莱坞一百五十年,连印度韩国都比不上。

这种说法貌似是陆艺筹对国产电影的忧虑,实际上是为了传达另外一个观点:“我已经看穿我们国家电影的弱点,我知道怎么拯救国产电影,请大家持续关注吧。”

这是陆艺筹做书商形成的惯性思维,加上他本人日积月累的文本阅读,常年在出版界的浸淫,都促使他本人在原有世界观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属于他自己的认知体系。

柳敬亭也是最近才开始注意别人发表观点的方式,许多细节非常微妙。

“小说或者影视,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后,细节的重要性会表露的十分明显,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档次。”

陆艺筹讲话的语气永远是不急不缓,认真投入:“举个例子说,电影里两个角色在对话,你就不能只拍他们一直在说话,他们必须要做些什么,比如吃饭,比如喝汽水,比如走路,只有加了这些东西,‘戏’才存在,这是第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