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页

第一批影评出现的时候,大家果然把目光锁定在李、俞、玉三人的感情上面,特别是美国的影评人,直接把他们三人定为三角恋的三方,对李慕白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俞秀莲的爱而不得是出于道义,要收玉娇龙为徒是潜意识占有欲的外显,等等。

说法越是纷纭,探讨越是深入,越是能证明电影承载度的坚韧,原著是佳作,电影的故事也的确结实、经得起分析。

总之,对美国观众来说,这也是一部雅俗共赏好电影,可能也是柳敬亭要面对的另外一个挑战。

10日,《肖申克的救赎》终于公映,在大家看来,柳敬亭终于要正式交货了。

第四百二十九章 电影狂潮,奥奖风暴(下)

从复仇者联盟强炒“柳敬亭的奥斯卡宣言”开始,关于“柳敬亭新电影”的讨论就在线上线下开展起来,直到柳敬亭本人在杂志和微型博客上亲口承认要向奥斯卡进军,这种讨论达到高潮。

由于当初的诺贝尔也是在一片质疑声中斩获,这次质疑的声音相对较弱,相反的,在部分人的操纵下,大家对柳敬亭的期待值越来越高。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关系,希望越大,到时候失望就会越大。

接着,被奉为“奥斯卡头号选手”的《阿甘正传》上映,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阿甘旋风”,大家顺其自然地想到柳敬亭及他的那部所谓“具有突破性的监狱题材的电影作品”。

这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一般来说,大家很少会把一部电影当做是某某编剧的作品,而是“xx导演作品”,这一点,有字幕控的观众会比较清楚。

仿佛当初诺贝尔风波时一样,柳敬亭一句“三年必夺诺奖”让那三年之内每一部有诺奖资格的作品都和他扯上关系。

“自从出道之后就没消停过的柳敬亭。”

当初媒体和网友还热衷搞什么“古庸生年”、“柳敬亭年”,后来发现每一年都是他的年,只要他动心思折腾,根本不用另外雇佣团队宣传,上头条跟上厕所一样缺乏什么新鲜感。

这种提法随之变成鸡肋,渐渐就无人提起。

之后,武侠小说开始走下坡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或期待柳敬亭会逐渐消失在大家的视线之外,不料他以雄奇壮阔的《三国演义》荡开历史小说的大河,并跨步迈入更为吸引眼球的娱乐圈,开始电视剧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