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观众如潮水般的好评开始在各大电影论坛蔓延,形成一股“阿甘现象”!
“可以说,《阿甘正传》是权威级的美国电影。”
这是来自bbc一位电影专家的评论。
《芝加哥太阳时报》直接打出“阿甘正传:简直不可思议!”的标题。
爆棚的口碑不仅开始吸引观众大规模的观影热潮,还给电影的海外发行版权开辟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阿甘正传》几乎算得上美国‘反智电影’的代表作,它里面的怀旧情结,以及对美国60年代主题价值观的回顾可谓正中美国观众的靶心,如果我猜测不错,这部电影很可能是下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种子选手。”
著名影评人roger在个人专栏中再次对下一届奥斯卡进行了预测,此前,他曾准确地预测到两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三届最佳男主角和一届最佳导演。
roger此言论一出,立即有人联想到正行走在风“雨奥斯卡路”上的柳敬亭。
“中国男孩柳敬亭最大的竞争对手,无疑已经出现,蓝图斯可以庆幸。”
第四百二十八章 电影狂潮,奥奖风暴(中)
通常来说,权威奖项需要选出自己的新意,尽量保证结果能有出乎意料的效果,众望所归的大热门影片最后完全爆冷,屡见于各大颁奖典礼。
电影奖项的设置和裁定本来就无法排除主观性,这也是为什么总有人吐槽“票房和奖杯是反比例关系”。
不随波逐流方彰显独特和独立的品味。
尽管如此,有些“全民皆曰可”的现象级影片,评委会也不介意偶尔顺一下民意,毕竟一味地搞标新立异会激起观众的逆反心理,到时候丢了收视率就得不偿失了,而且一般这个时候都会有人站出来唱衰,诸如“别傻了,我们越支持的影片,他们就越不会选”。结果被评委会生生打脸。
“顺民意”有时候也是表达公正的一种手段,这就等于告诉所有人,我们的评奖既不会从众,也不会刻意特立独行,而是真正的公平。
《阿甘正传》显然具备这种特质。即便是前卫文化的拥护者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能让人哭能让人笑的典型的美国式的正能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