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飒暗暗腹诽了一句卑鄙,然后回道:“这次只做电视剧和文本上的话题,不要涉及到人身攻击,弄巧成拙的代价得不偿失。友情提示一句,真惹怒柳敬亭,只怕你们揽不下来。”
“请您相信我们的专业性。”
“好了,这个话题到此为止,《多情环》的问题,我们会考虑,你们见机行事吧。先这样。”
这个聊天结束不久之后,郑余在接受采访中,接到记者这么一个问题:“请问你怎么看柳敬亭的《三国演义》和他最新的一篇武侠小说《多情环》?”
这种问题就是传说中的“稿纸问题”,提前打了草稿。
郑余谦谦而笑,然后回答道:“我稍微看了一下啊,蛮热闹的,呵呵,事实上我们最近也在做这样一个事情,你们可以关注下我们的官方微型博客,至于另外一篇武侠,我没时间去看,什么内容能介绍下吗?”
记者:“大概就是通过一种武器讲解一个道理。”
“这种想法很有新意的,不错。”
“是,可是他最新一篇小说讲的道理是‘仇恨’,有网友认为这是在暗喻你,不知你怎么看?”
郑余完全惊讶状,反问:“暗喻我?你们一定搞错了,我们哪里有什么仇恨,呵呵,网友们乱猜的?”
“是这样,刚刚你提到你们的官微最近也在写三国史的周边故事,有网友认为你们这是在断柳敬亭的路,你们提前写完了他的故事,是他们陷入抄袭的境地中,所以他们认为你们这是报复他们人气比你们高,是恶意竞争。”
郑余哈哈大笑,说:“没有的事,这真是他们想多了,我们之所以做这样一个番外的编写,完全是为了增加跟观众的互动,用另外一种方式跟观众进行交流,绝对没有针对任何人的事情,不可能。”
……
第二天,郑余的采访报道出街,标题:“柳敬亭最新武侠疑暗讽郑余仇视‘三国’人气,郑余大笑否认”,报道内容除了和郑余的对话之外,剩下的编外话,充满了对柳敬亭的调侃,借他新书名“多情环”指出他这次暗喻实在有些“自作多情”的嫌疑,因为被暗讽的人,不仅毫无芥蒂,而且似乎都不知道有这件事。
很快,网上的舆论导向变成了“柳敬亭新文挑衅郑余,实则为了炒作”,恒河沙率领手下的id大军展开进攻。
一个顶级的网络推手团队,可以用二十个v号轻易将一个话题推上热门,比如今天,他们用了几个小时就将柳敬亭自作多情送上当日热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