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可是一旦有新事物出来,就有人将其扼杀,怎么约定,如何俗成?”
“真正经典的作品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那吴教授又是怎么看出来《射雕》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的?”
“流行文学,向来无法在文学史上持久留存,这是规律。”
“这正好又牵扯到下一个题目,文艺的社会意义,说句不谦虚的话,即便是对最爱学习的学生来说,与吴教授口中的所谓规律和文学史相比,他们也会更喜欢阅读《射雕》的故事,换个简单的说法,如果有十个人依靠阅读正史知道成吉思汗,那就有一千个人通过这个故事了解了铁木真。”
吴启光不以为然地摇头,正欲接话,柳敬亭续道:“此外,吴教授研究文学史以及文学的社会意义,而《射雕》则负责创造文学史,以及通过娱乐和陪伴广大读者来践行社会意义。”
“恕我冒昧地猜一句,吴教授的诸多论文中,估计避免不了要提《阿q正传》、《哈姆雷特》等作品,也就是说,吴教授口中的‘所谓某某某’其实反而是你研究学问离不开的文本和依据,不然文学研究就变成无本之末,无水之源,这,也是一种社会意义。”
吴启光想到自己发表在isi上面的那篇《阿q人物原型考》,瞬间哑口无言,这才意识到柳敬亭除了是古庸生,还是那个柳敬亭。
“同样,这次经典文化的重现活动,我们也会尽力,希望能为吴教授提供更多的研究对象,让吴教授从中发掘出更多的规律。”
所有人都听出来柳敬亭的言外之意,但没有一个人出面表示不赞同,包括坐在首位的吴启光。
讥讽柳敬亭有创作者的优越感,结果柳敬亭就彻底释放这种优越感,摆明告诉你,我们的东西的其中一个意义就是让你们有东西可研究,相比之下,你们的研究有什么意义?
重拾经典文化首次大会在这种冷冽而尴尬的环境中落下帷幕,散会后,徐晴畅快地拉着柳敬亭回家吃饭,她要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徐远怀。
第二百八十五章 未名湖畔,撩一缕发
“以前只是听说,今天算是亲眼见识了,本该是最神圣、最纯净的学术圈竟然也充斥着各种乌烟瘴气。”
从会议室回教室公寓的路上,柳敬亭跟徐晴感叹道。
徐晴见怪不怪道:“你见识的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这里面的水深得很,这么跟你说吧,有时候,其中的规则不次于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