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页

之前迅急震撼的大型交响乐戛然而止,那首直抵心灵的钢琴曲第二次响起,实际上前奏刚起,观众已经沉入其中。

这也是话剧乃至影视剧常用的一个手段,同样的背景音乐,适当地反复使用,不仅不会让观众厌烦,反而会成功地激起他们的对应情绪。

因为同样的音乐已经给了他们暗示,这个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就是剧情到了动情的部分,准备好手纸,开始哭。

罗密欧掘开坟墓,悲恸绝望癫狂般地讲了一篇台词,将怀中毒药一饮而尽,深情地吻下朱丽叶,就此死去。

早在罗密欧喝毒药的时候,场下就有女观众开始抽泣,等到朱丽叶不愿离开罗密欧,遍寻毒药不得,最终用罗密欧匕首自刺,俯在他怀里死去的时候,观众席已经哭成一片。

至死不渝,生死相随。

这就是这个话剧的最终主题。

武侠小说巨匠金庸先生曾明确说过,无数年后,家国概念或许会消失,但情感却永远不会消散,它是艺术作品永恒的主题,这也是他被尊为“情圣”的一个原因吧。

悠扬哀伤的钢琴曲流淌在观众们的耳边,一场凄美旷世的恋情随之落下帷幕。

携手而来的情侣们,十对中有九对不自觉地依偎在一起,女朋友们要么在哭,要么还沉寂在剧情中,未能缓过神。

评委们也像似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暂时失去了技术判断的能力,他们看了六场话剧,这是唯一一场让他们感觉这是在看话剧,而不是在批作业。

舞美和灯光先不论,如诗如画的台词也不提,贯穿了整个故事的背景音乐也忽略,单是这个“死而复生,生而求死”的桥段设计,足以使这部话剧成为经典名作!

实际上,他们还没来得及打分,就听到有人率先用力地开始鼓掌。

单调的手掌碰击声,回荡在大礼堂中,伴随这一片饮泣声,构成一幅十分诡异的画面。

接着,大片大片的观众开始鼓掌,在这雷鸣般的掌声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组所有演员重新回到台上谢场,可以看到,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骄傲自豪和幸福的光芒。

主持人宫承惠也再次登台,她安静地等着掌声结束。

三分钟后,掌声缓缓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