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的鸟雀也是受到感召,环绕到七色鹿的身边。
李辰逸拨开树枝,便见到在霞光中,滋养万物的七色鹿。
看到这样的场景,李辰逸正了正头上的莲花冠,八卦道袍一摆,将玉柄拂尘架在小臂上,手掐剑诀,微微躬身道:“小道清源,见过神鹿!”
“嗯!”
七色鹿转过头,看了看清源道人李辰逸,下巴微微抬起,用带着古韵的声音,学着玉宸平日的语气,慢悠悠开口:“你的气息,倒是有一些纯阳之法的痕迹,可是纯阳一脉的弟子?师从何人?为何来此?”
“纯阳?”
清源道人愣了愣,而后有些好奇道:“小道修行之法名唤《一炁清源经》,主修太阴之气,何来纯阳之说?”
“不是纯阳?”
清源道人出乎预料的回答,让七色鹿有点没能保持高人风范,而后走到李辰逸面前,上下看了看,皱眉道:“我就说我没有看错,你所谓的《一炁清源经》,应该是主修体内先天一气,而后外显太阴之像,看似借助阴气修行,实则内练真阳,乃是借阴修阳的上乘之法,所成道果也是上等纯阳道果。”
清源道人听到这话,顿时呆在那里。
他本是一位孤儿,从记事起便开始四处流浪乞讨,在七岁的时候,无意间得了疫病,被其他乞讨人赶了出去。濒临死亡的时候,好运遇到了一位居住在几乎荒废道观内的凡人老道士,被其带回去,收做徒弟。
刚刚进入道观的时候,清源还是非常桀骜、且顽皮,知道有一次他在翻阅道观收藏的诸多典籍时,无意中找到一本不知名的道经,成功步入仙道行列。
可惜,那道经颇为玄妙,一被他学会,便自行化作飞灰。
当时的清源还是非常愧疚,特地去和他老师说了两句,并且表示自己一旦回想起内容,立马告诉对方。
不想其老师哈哈大笑:“当年,我之所救你,不是想要将这道观传承下去,给自己留个摔盆的人。而是因为仙道贵生,不愿一条人命死在自己面前而已。这道经,在道观之中数十年,我也看了百多次,无缘便是无缘,强求不得,我尚且不在意,你又何苦如此纠结?”
也是因为老道士这一番话,让清源升起了求道之心,每日熟读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