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页

话音刚落,便有六七人同时站出来道:“吾等愿舍身而取义!”

剩余的人或是低头,或者羞惭,但最终还是选择不站出来。

皇父钺翎慨叹一声,心闻昔年宋国昭公事。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不经历一次看似不可以再起的失败,永远不知道谁人忠诚谁人只是平日口号喊得响。

站出来的这六七个人中,有三人是他平日不怎么待见的,因为他们过于高傲,言语多有讥讽,有时候也会让他完全下不来台。

可今日要殉道之时,这三人却站了出来。

刚才提议他在墨家和各国使者面前痛斥墨家然后再死的门客,也位列其间,神色决绝。

树倒猢狲散,都到了此时了,也就不再需要斥责那些人,皇父钺翎淡淡一笑,将自己府库的钥匙扔出,只道:“财物任汝取之,我等以大义为宝。”

那些人脸色羞惭,终于有两人受不过这种羞涩,再度选择站到了皇父钺翎身边。

每个人可能都是懦夫,每个人可能都是……英雄,有时候只在一瞬间的选择。

然而终究敢于舍生取义的人太少,在这两个人站出来后,再无他人。

皇父钺翎不再管那些人,自带着这九个人一同去见了墨家的说客。

都到现在了,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因为谈判已经没有了实力。

皇父钺翎反正是死猪不怕开水烫,这时候说起话来就可以极尽华丽,又是不忍士卒流血、又是不忍诸夏相残之类。

那墨者的说客心中暗骂,你若真的有利民之心,早干什么呢?这是做了许多坏事之后,已经无法挣扎了,却非要在最后投降的时候说点体面话,当真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