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页

所以诸夏上古时代流传至今的《葛天氏之乐》中的八段舞蹈中的最后一段“总禽兽之极”就是模拟各种禽兽的兽交配模样,当然,也包括人。

到后来,这种祭祀的神圣意味逐渐减轻,逐渐变成了青年男女的聚会,春日思春,男男女女聚在一起,自然要发生点什么,于是才有了“仲春之月,淫奔不禁”的规矩。

诸夏极大,神话的内核相似,但是不同地方供奉的句芒春神神像是不同的。

齐国的句芒,是鸟,站在扶桑木上,和太阳有诸多的关系。

楚国叫东君,是太阳神,也和扶桑木有极大的关系。

巴蜀之地,直接祭祀神树和神树上的鸟。

但是在燕赵之地的民间,句芒神是女人,也就是吞下玄鸟之卵诞生了商朝的简狄。

随着周灭商,玄鸟崇拜逐渐被官方取缔,但是靠近北方的代地依旧保留着许多殷商的民间文化,并且将玄鸟、简狄和上古时候的生育女神融合在一起,称之为春神——和中国诸国官方祭祀的春神不同,这里祭祀的春神是胸口巨大的,和婴儿、玄鸟连在一起的生育神,顺带承载着句芒木正和太阳神的神格。

第二百八十五章 新俗旧礼(七)

不管是玄鸟、简狄、句芒、东君、夸张胸部的生育女神,其实出于同源,故事的内核也是一致的,最终会伴随着统一的同义之后,化为一个固定的形象。

此时的神话已经逐渐成型,固然墨家在编“认同感”的神话,各国学派其实都在编。

楚国等地更是已经编出了伏羲女娲生四子开天辟地的故事,极力证明自己是诸夏的一部分——虽然墨家这边正在编伏羲女娲和开天辟地的故事,但双方其实算是同时进行的,墨家的侧重点在于遗传学的初步解释,并非是为了神话本身。

按照这时候混乱的神话,伏羲和太昊其实分不太清,而句芒正是太昊的木正。

殷商时候,上帝是殷商的祖先始祖,商的历代先王的抽象集合就是上帝,商朝是神权制的神圣血脉,上帝之裔,连同伐夏的理由,都是替上帝惩罚。我是上帝之裔,我垄断着神权,上帝是我祖先,所以我想打谁那不是我想打,而是上帝要打。

周取代商,就必须连同神话一起改造,将原本专属于商王朝的始祖上帝,改为了昊天上帝,并且逐渐朝着上古神话靠拢:大家上古时候都是亲戚,上帝不是你们殷商人的祖先,而是更古老时候的太昊啊、伏羲啊,共同祖先的神格化后是上帝,所以谁有德,谁当天子。这要是上帝是你们殷商家亲戚,这武王伐纣就不好了。

于是玄鸟、简狄变为了句芒。上帝都不是你们殷商的了,这春神、生育神也得换换,一朝天子一朝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