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页

这一次宣扬不讲义、只讲希望,便是要让越来越美好的希望在将来被生生刺破,把那些还怀揣希望的人变为绝望的人。

于是,这希望描绘的越美越好,美的让人觉得触手可及、近在咫尺那才最好。

这是捧。

而敌人会帮着完成这一次宣传的最后一步,亲自将自己屁股下的干草点燃……封闭贪婪残忍的贵族,其实才是最大的“专职革命家”群体。

第五十九章 众星捧月

贵族们这些年施加在民众身上的、因为距离泗上太近的对比所产生的怨气,随着墨家发动的舆论宣传,竟然逐渐扫去了费国都城内的阴霾,露出了一片仿佛是朝阳将升、黑夜散去的希望。

适既然少有的没有用利益分析去说这次变革的可能与不可能;也没有说明白这一次墨家提出的“利民”的建议对贵族而言到底有多么苛刻绝不可能接受,徐弱等人在费国都城的宣传,便统一成了一种口径。

一种“理性分析下,可以得出必然会变革”的结论,但这个理性的基础,却是一种历史唯心的推测,这种奇怪的糅合,变为都城的费人带来的许多的希望。

聚集的地方,墨家引导着民众的心情,没有传唱《硕鼠》、《乐土》等一些明显的“反”歌,而是传唱一些颇有改良意味的《五子之歌》。

正是“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这是一首劝诫君主的歌,并非是墨家篡改或是制作的,而是源于《夏书》。

说的是昔年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従,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墨家看重的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八个字。

而徐弱等人又在宣扬“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这句话本该是几十年后出生的荀子说的,但适既然已经抄袭过劝学篇,这番话自然也早超过。

不管是《五子之歌》还是君舟民水,从“理性”的推断来看,君主应该实行善政仁政,防止被民众推翻才对。